第10章 影子伊索(1)(1 / 3)

鵝子和夜鶯

一個月明風清的夜晚,夜鶯在樹梢一展歌喉,清麗婉轉的歌聲傳遍了森林、原野和夜空。這時,鷂子從後麵悄俏地過來,將夜鶯捉住。夜鶯說:

“你為什麼抓我?”

“為什麼?因為我肚皮實在太餓了!”

“肚皮餓了就能隨便抓我吃掉嗎?”

“嘿,我倒想聽聽:我不該吃掉你的理由!”

“因為我唱歌沒有給誰帶來害處,我有唱歌的權利!”

“嗯,還有呢?”

“我沒有任何該殺的罪過。”

“嗯,說下去!”

“我還要培養我們的下一代,讓它們都成為這個森林的傑出歌手!”

“還有嘛!好,讓我來替你說:‘我這麼小,根本不能解除你的饑餓’,是嗎?”

“當然也算是!”

“好吧,我放了你!”

“難道你不認為:我就是你眼前最現實的利益嗎?放了我,然後再去追求那些渺茫、還沒有到手的東西,你不覺得可惜和愚蠢嗎?”

“不不!所有的天才都是社會的燦爛明珠、世界文明的無價瑰寶,每個社會成員都有義務關愛他們,我怎能傷害一個胸懷大誌、前途無量的歌唱家呢?”

說完,鷂子輕輕地放下夜鶯便飛走了。

(附注:據悉《鷂子和夜鶯》是現存的古希臘最早的一篇寓言,還早於伊索一兩百年。原型中的故事是這樣的,鷂子抓住夜鶯並對它說:

“傻瓜,叫喊什麼?你為強者掌握……將你撕食或放生,全憑我的心願。

誰妄想和強者抗爭,誰就是白癡,勝利無望,還將遭受羞辱加苦難。”

這是典型的奴隸社會的意識形態。在以後的《伊索寓言》中,寓意幾乎都是:放棄眼前到手的哪怕是很小的利益,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顯然不夠科學,還有些目光短淺。在筆者這則連理寓言中,體現了“尊重、愛惜人才”這一主題,符合當下實際,體現了時代精神。)

公雞和寶石

莊戶人家養了一群雞,比起其他雞來更有靈性。它們對自己祖先創造的一則寓言提出了質疑。關於這則寓言,伊索是這樣描述的:從前,有隻公雞在戶外覓食時,扒出了一顆碩大的寶石,麵對這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公雞卻不屑一顧地說,若是人類中有個人得到你,一定會欣喜欲狂,而對於我們雞來說,又有何用?就是擁有全世界的寶石,也頂不上我們眼下所需要的幾顆麥粒啊!

後來,這群雞常常在一起討論這寶石該不該丟棄的事。

一次,它們在野外覓食時,扒出了一隻裝滿金幣的陶罐。雞們高興得大聲叫嚷起來,都說:“我們得了這些金幣就有吃不完的麥粒啦!”

這時,莊戶人遠遠地聽到公雞突然打鳴,母雞像下了蛋似的不停叫喚,覺得十分奇怪,急忙趕到那裏一看,心裏全明白了。他異常感激這群雞,還說:“多麼可愛的雞啊!我一定給你們蓋最好的雞舍,讓你們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麥粒!”不久,這個勤勞樸實的莊戶人將自己的許諾完完全全地兌現了。

這群雞的確十分幸運,直到老還不忘啟迪它們的下一代,常常這樣對它們說:“記住,一定要慎用這種直來直去的思維方式,那些看上去與自己無關的事也要經過深思熟慮,免得失去本來可以利用的機會;也不要以為什麼事本身永遠就是那個樣子,它們也是可以轉變的呀!

學會創造性思維轉換實在太重要了!”

年輕的浪子和燕子

一隻燕子以為天氣已經變暖,就提前飛了回來。有個年輕浪子見到燕子,認定嚴冬已經過去,就將僅有的一件能夠禦寒的外衣變賣了。

誰知過了兩天,那寒冷的風暴又突然襲來,凍得浪子直打哆嗦。浪子拾起那隻快要凍死的燕子,一塊烤火取暖。等到燕子有了轉機,浪子埋怨它說:“都是因為你給我帶來了一個錯誤的信息,致使我們現在都這樣難堪!”

燕子聽了浪子的話,深感慚愧地說:“跟你一樣,我也是因為得到一個不準確的信息才飛回來的呀!”浪子說:“信息真是個壞東西,害了我也害了你呀!不是嗎?”

“不對不對,”燕子說,“信息並不害誰,隻是我們錯用了它。”

“不管怎樣,”浪子說,“我們還是遠離它點好!”

“不對不對,”燕子說,“現在人類已進入了信息時代,誰也無法離開它。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過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用各種聲音、語言、符號、圖像……與你擦肩而過,而且它還是一種資源,像土地、煤炭、石油、森林、農作物一樣,都是可以利用的。正確地利用它,它能給你辦好事;錯誤地利用它,它就給你辦壞事;要是不去利用它,那就是一種浪費,什麼也得不到。如果你成功地利用了一項好的信息,甚至還會改變你的命運呢!”

“是嗎?我們怎麼沒有想到利用那些信息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浪子和燕子談著談著,仿佛忘記了嚴寒,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孩子和榛果

榛果裝在一隻瓶子裏,小孩把手伸進瓶子去掏的時候,隻能一個兩個地取出來。可是這孩子總是心急,要一次取得更多。他的手常常被卡在瓶裏拔出不來,急得大聲哭叫。

爸爸說:“誰叫你貪心?貪心就會把你的手纏住。隻要你放下手裏的果子,一顆顆地拿,手就方便地抽出來了。”

媽媽卻笑著說:“瓶子纏住了你的手,可沒有纏住你的腦袋啊!你隻要想一想,靈活地變通一下,眨眼間你就可以取出全部榛果了!”孩子一聽,將空手從瓶子裏抽了出來,然後把整個瓶子翻轉過來,瓶裏的榛果就全都倒在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