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原來人的創造性就是這樣被幽禁在自己的大腦裏呀!
農婦和綿羊
有個農婦養了一群綿羊。剪羊毛的時候,那些綿羊痛得大吵大叫,還對農婦說:“主人,如果你想要羊毛,就把你的技能學好一些,可不要讓我們疼痛、流血啊!如果想要我們的肉,就請屠夫來把我們痛痛快快地宰殺掉,免得我們現在痛苦不堪!”
農婦說:“實在有愧。技術倒也不是不熟練,我已經反複求教過別人,盡到力了;可是這剪羊毛的剪刀太糟糕,讓你們受了罪……”
正說著,來了一個革新者,他說:“我正在到處尋找創新的課題,想不到竟在這兒找到了!”農婦不解。他又說:“凡是人類的需要都是創新的課題,你不是正需一種更好的剪羊毛的工具嗎?”
革新者對剪羊毛的過程進行了考察,對剪羊毛的剪刀及要求作了仔細研究,不久就革新了一種新剪刀。農婦試用時,綿羊們一點也不叫喚。革新者高興地說:“在你感到不方便、不順手、不理想的時候,也就是你該動腦筋創新的時候;人類的需要就是創新者取之不竭的創新課題。”
葫蘆和鬆樹
一株葫蘆攀附在鬆樹上,開花之後結了許多果實。可是冬天就要來到了,葫蘆不禁愴然淚下,它對鬆樹說:
“真是慚愧,我的這一生不能由自己挺起腰杆獨立向上生長,而隻能攀附在別人的身上,而且這一生又是那麼的短暫!我要是能像你那樣挺拔,不怕風霜嚴寒,終年常青,能夠盡情觀賞四季美景該多好!
那樣的生命才有價值啊!”
鬆樹聽了葫蘆的話,既感慨又同情,安慰它說:
“你沒有理由自責呀!世界上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承認,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獲得成功的。如果沒有別人過去的努力,沒有他人的幫助,不管什麼人要想取得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你的一生雖然短暫,卻也是成功的、閃光的呀!因為你抓住了飛逝的年華,創造了生命的完美,奉獻了自己的果實,生命的價值不正是這樣的嗎?而一個沒有自己創造和奉獻的生命才是可悲的啊!”
小山羊和狼
一隻失散的小山羊被狼緊緊追趕上來,羊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反而冷靜下來,對狼說:“狼啊,我馬上就要成為你的食物了,我真不想默默無聞地死去,現在你來吹簫,讓我來跳最後一次舞吧!”狼答應了,吹著簫,小山羊跳起舞來。狗聽到吹簫的聲音立刻趕到,狼這才恍然大悟,慌忙逃走時說:“唉,我真不該當吹鼓手,否則你早已填到我的肚皮裏去了!”
狼走後,狗對小山羊說:
“你從哪裏學會了急智?”
“什麼‘急智’?”小山羊好奇地問道。
“急智就是在非常危險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解救自己的智慧,不是誰都能辦到的呀!”
“哦,我知道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急中生智’!”
“‘急中生智’也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智慧呢!”狗說,“在生死存亡需要擺脫困境的時候,尤其需要冷靜下來,開發自己的這種創造潛能!
其實,這創造潛能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可以開發的呀!”
鹽商和驢
一頭驢馱著鹽包過河的時候,一不小心跌倒在河裏,鹽包裏的鹽被水溶化了,站起來發覺鹽包輕了許多。後來,驢馱著鹽包過這條河,就故意跌倒在水裏,讓鹽包的重量大大減輕。不久,鹽商發覺了驢的伎倆,將兩大包海綿馱在驢背上。那驢過河時,又佯裝跌倒,結果水把海綿浸透了,這回驢被濕海綿壓得爬也爬不起來。
第二天,鹽商對驢說:
“怎麼樣?你覺得你的經驗好使嗎?”
“唉!我都恨死它了!”驢回答說,“這經驗先教我投機取巧,給我一些好處,後來又重重地懲罰我。”
“哈哈,經驗本來就是這樣,既讓你愛,又讓你恨;如果條件、環境不變,重複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那經驗就像一架讓你坐得舒舒服服的金馬車;如若不然,那經驗又像一口讓你掉落下去爬不上來的美麗陷阱。”
“那麼,對這經驗該愛,還是該恨呢?”驢問道。
“經驗隻能用於那些重複不變的工作,對於沒有固定模式的創造性的工作,它就顯得無能為力了。”鹽商說,“對於聰明的人來說,他對自己的經驗總是珍愛,因為他總是穩坐在這駕讓你舒舒服服的金馬車上,同時也知道怎樣去繞過那口讓人倒黴的‘美麗陷阱’。”
人和獅子
有一次,人和獅子結伴同行,不知為了什麼他們爭論起來,都說自己強大、有力量,誰也不肯甘拜下風。當他們來到一座雕像前,人高興地說:
“看吧,這雕像是讓人將獅子踩在腳底下的,已經表明人比獅子更強大、更有力量!”
獅子說:“這有什麼?如果獅子也會雕塑的話,同樣可以把你們人踩在我們獅子腳底下的。”
人說:“可是,眼下的雕像是實實在在的,而你們想要的雕像是永遠不能實現的呀!”
獅子沒有出聲,突然將那人撲倒在地,然後用一隻前腳踩在他的背上,對他說:“現在你該相信眼下的事實吧?”
人回答說:“眼下的事實的確是這樣,可是身軀和肌肉的力量怎能與我們人類大腦的創造智慧相比呢?”
獅子鬆開了腳,冷靜地想了一下說:“我羨慕人類的文明,佩服人類的創造才能;看來真正強大有力量的還是屬於你們人類,因為人類擁有創造才能,而創造智慧的力量才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