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遺憾得很,”人又對獅子說,“人類的這些創造的智慧才利用了其中的極小部分,而百分之九十還沒有開發出來呢!要是讓每個人的創造潛能多開發出一點點來,嘿!你將無法想象我們人類這個文明世界有多麼美好!”
捕鳥人和蟬
有個外地來的捕鳥人,從來未見過蟬,也沒有聽過蟬鳴。他第一次聽到蟬鳴,覺得十分新奇,就問過路的人:“這是什麼動物發出的叫聲?”
路人回答:“這是蟬在鳴叫。”於是他根據蟬的叫聲去尋找正在鳴叫的蟬,終於在一棵樹上找到了。捕鳥人驚訝地說:“原來是這麼小的一個蟲子,卻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來,我還以為是什麼龐然大物呢!”
“真是少見多怪!”那蟬聽了生氣地說,“你真是一個古板的人!
在你們人類社會這樣的例子還少嗎?許許多多的小人物也做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許多大人物、專家和權威認為做不到的事,那些小人物卻做到了!”
“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些天才啊!一般的人怎能與他們相提並論嗎?”捕鳥人說。
“什麼‘天才’?他們在成為‘天才’之前也與一般的人沒有兩樣,有些甚至還是為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哪!”
“這麼說,我也可以成為‘天才’了?”
“這倒不用懷疑!隻要認準一個正確目標,終身努力,你就在未來‘天才’的行列之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天才’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蟬說完又高聲地長鳴起來。
老太太和女兒們
老太太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嫁給菜園的主人,一個女兒嫁給製陶作坊的老板。
一天,兩個女兒都來看望自己的母親。老太太問起她們的生活,還有什麼可為她們祈禱的希望和要求。大女兒說:“菜園正幹著呢,您給我們求雨吧!”小女兒一聽,忙阻止說:“母親,您千萬不能求雨,我們晾著的陶坯可不能淋雨啊!”
老太太十分為難地說:“老天爺啊!一個女兒要求下雨,另一個女兒則要求天晴,這叫我怎麼為她們祈禱啊!”
有位過路的哲人聽到老太太的話,就對她們說:“天晴下雨都是有規則的,不是你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難題,天晴和下雨就像高與矮、上與下、左與右、冷與熱、分開與組合等一樣,都是我們這個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矛盾。人類就是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變得聰明、獲得智慧的。”
老太太想了想之後,恍然大悟,對兩個女兒說:“真是這樣啊!隻要開動腦筋,這樣的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接著她對大女兒說:“你回去挖井吧,幹早的時候就有水澆地了。”又對小女兒說:“你回去造個烘房吧,下雨的時候就可以烘烤陶坯了。”
瓦罐和銅罐
瓦罐和銅罐在一條靜靜的大河水麵上漂浮著,銅罐見到不遠處的瓦罐,異常興奮地說:
“很榮幸,我們能在這裏相遇,或許是緣分呢!能結伴旅行交個朋友嗎?”
“那可不行啊!”瓦罐說,“我可比不上你啊!我們之間必須保持距離,因為隻要你稍微碰撞我一下,後果不堪設想。”
銅罐說:“難道就不能再親近一點嗎?除了身份不同,然而我們也是同類啊!”
瓦罐說:“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我們之間的障礙是無法逾越的,或者說,這是天生如此,命運注定,誰也無法改變啊!”
銅罐說:“難道世界上就沒有兩全其美的事了?”
瓦罐說:“我們之間恐怕不會有了!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奇跡了。”
銅罐還是不以為然,它不斷地思考,不停地轉著身子向四處了望。
後來它發現有一隻發泡的橡膠圈圈正朝自己漂來,就高興地對瓦罐說:
“我們的奇跡就要出現了,我們還可以‘零距離’接觸呢!”
瓦罐還是不信,說:“在做你的白日美夢吧?我可清醒著呢!”
不久,銅罐將那隻橡膠圈撈起套在瓦罐身上,還故意重重地撞了它幾下,見瓦罐安然無恙。它興奮地說:“奇跡原來就是這樣的啊!你不斷地追求它,它就真有可能發生;而你想不到它,它就永遠與你無緣。
而且正是在‘不可逾越’、‘無法達到’的那些習慣認識中,奇跡才會突然出現,然後讓你大吃一驚!”
獵人和漁夫
獵人吃夠了自己捕獲的野味,漁夫也吃厭了自己捕來的各種魚蝦。
一天他們相遇,約定今後彼此交換自己的捕獲物。可是不久,他們的興趣又改變了:獵人吃膩了魚蝦,漁夫也吃膩了野味。於是,他們又用自己的捕獲物到集市換回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過了一段時間,漁夫發現獵人每天捕獲的野味越來越多,在集市換得的物品自己扛也扛不動,就問獵人:“我每天打魚,仍與以往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是你每天捕獲的野味卻不斷增多,其中一定有什麼門道吧?”
獵人回答說:“問有什麼門道嗎?不過,我發現我們之間倒有一些共同點:就是喜歡求新、求異;時間一長,對舊的東西就會失去興趣。
這或許就是人類的一種習性。平常,我們都喜歡將自己勞動得來的東西換來換去,結果無非還是那些東西,隻不過滿足了一時的興趣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