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查看成鞋的晃動情況
當鞋跟的裝配不合適,加上前掌過凸著地麵積較小時,可使其重心偏移,大大降低了成鞋的平穩度,引起較長時間的左右晃動(晃動4次以上),這種晃動在新靴穿用過程中,一不留神極容易引起崴腳,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檢驗方法:將成鞋擺放於桌麵上,在放置成鞋時有意讓其失去重心,或者放置於桌麵上之後用手撥弄一下成鞋的後身,由於重力的原因鞋會左右晃動兩下,正常情況下立即恢複平靜表明成鞋的穩定合格。如果晃動次數較多,短時間內難以靜止下來,則表明成鞋的穩度較差。當靴跟安裝不到位出現吊襠情況比較嚴重時,或者前掌過凸其橫向著地麵積較小的時候,特別容易產生較大的晃動。
(三)裝跟的牢度
鞋跟安裝的堅固性與牢度,是組合底結構的重要安全性質量指標,與鞋跟的安裝工藝、結構、密合度、穩度等有直接連帶關係。影響鞋跟安裝堅牢度的直接因素,主要集中在內底的材質和裝跟工藝、結構的嚴密性與合理性上,比如:內底材質的強度不夠、裝跟釘不夠長或銜釘力不足、沒有加裝鉚固墊圈(或鐵片)、正中螺釘沒有將勾心後孔鉚住等。為了防止裝跟過程中出現差錯,危害鞋的牢度和成鞋的安全性能,必須進行嚴格的檢驗。
1.由鞋腔內觀察內底跟部
高跟鞋內底跟部裝跟時必須要安裝加強墊圈或加固鐵片,用以提高內底對鞋跟的鉚固強度。檢驗時,可直接觀察成鞋的內腔。
2.用推拔的方法感知裝跟牢度
所謂推拔法,即用手握住鞋跟柱體,並用大拇指向上推拔成鞋後跟下部,而握住鞋跟柱體的手同時適當晃動—下鞋跟,並用手感覺鞋跟的動感。如果木跟大掌與成鞋跟座之間無鬆動感,或者兩者之間出現較小縫隙,放開手後可立即恢複密合狀態,即為合格。若遇縫隙較大,放鬆後隙縫仍然存在並不能恢複密合狀態或者鞋跟鬆動的,則裝跟存在較大的質量問題。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兩手將鞋幫與鞋跟用力對拉,這樣極易將後幫拉壞,或用力過猛會破壞裝跟的牢固程度和實際安裝效果,達不到用手感知鞋跟與內底之間在外力作用下有無動靜的目的,而往往適得其反。
3.查看鞋跟麵
鞋跟麵又稱天皮,與鞋跟的裝合分為粘合、釘合、插銷等多種形式,其裝合質量主要看跟麵與跟體小掌的密合程度,釘合的跟麵還要看釘子的排列與邊距,必須勻稱,插銷跟麵要看與跟體小掌的咬合力,可用推拔法做拔出力檢驗,隻需握鞋跟的手讓大拇指對準鞋跟麵皮進行推拔試驗即可。
最後,還需核對一下鞋跟麵皮的大小、長短、周邊圓整、厚薄對稱一致,即為合格產品。
二、操作技能
(1)按標樣對成鞋外底進行檢驗。
(2)對主跟、內包頭進行檢驗。
思考題
1.簡述主跟與內包頭檢驗的主要內容。
2.簡述跟底與成鞋平穩度檢驗的主要內容。
3.簡述裝跟牢度檢驗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