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暑假,我帶領影視傳媒學院三年級的幾個同學去外地采風、拍片,有十幾天的旅途。途中,這些學生希望我每天回駐地休息時給他們講講故事。講什麼呢?他們說:“老師,就講講您所熟悉的電視圈裏人和事兒吧。”

仔細想來,這個圈子我也算混了20年了,不能說全方位、多層麵的了解,但總能找些這個圈子裏有趣的人和事拿出來曬曬,講給圈外的人聽聽。我就說:“那好吧!從今天開始,我每天給你們講一點兒,就給你們講十天十個晚上”。

同學們接著提要求了,“老師,您要講好玩點,刺激點”!

我說:“不能保證刺激,但保證讓你們聽了有意思、有收獲!”

采風回來後,我把給同學們講過的內容記錄下來,理出邏輯形成章節,加以整理就有了現在這本書的雛形。

社會上有很多“圈子”或“界”,界也是圈,如知識界——知識分子,商界——商圈,體育界——體育圈,娛樂界——娛樂圈,新聞界——新聞圈,時尚界——時尚圈。這些“圈子”大圈子裏又套小圈子。比如:商界的概念,很寬泛,再細劃分又有“房地產界”、“家電界”、“金融界”,等等。體育界又細分為:足球界、籃球界、體操界……我們要著重“披露”的是“電視界”或者叫“電視圈”。

電視圈很有意思,平時沒仔細琢磨,寫這本書,才仔細琢磨了一下,它可以算在“新聞界”裏頭,也可以算在“娛樂界”、“時尚界”裏頭,因為電視界原本是符合新聞界屬性的,電視台本身是新聞單位,可電視還是大眾的娛樂工具和被娛樂界運用的工具,又引領著時尚,所以電視界除了屬於“新聞界”,應該還屬於“娛樂界”、“ 時尚界”這兩個圈子的範疇了。套用時髦一點兒的詞“三網融合”,它可以說是“三界融合”。

這個圈子現在越來越大,目前,僅北京一地,靠做電視這一行吃飯的人就有近十萬。當然,這個圈子裏也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具體這個圈子裏怎麼分成“三六九等、高低貴賤”,我在後邊要一一詳解,您隻要能花點時間把書讀完就都清楚了。

其實,電視圈子雖然和“娛樂圈”、“時尚圈”、“水乳交融”,但還是不一樣,它不像“娛樂圈”、“足球圈”那麼混亂、那麼“腐朽”、那麼多所謂的潛規則,不過這個圈子裏有很多好聽的、好玩的故事,有好多大家好奇又不知道的人和事。本書就是想把大家隻熟悉麵孔的“名嘴”、“名記”、“名導”、“名製片人”們,背後的故事告訴大家。

電視圈其實分兩大部分人,一部分是體製內的,俗稱“台裏人”——電視台裏的人;另一部分是電視台之外做電視的或相關工作的人,這兩部分人構成了中國電視產業大軍。

所以,說電視界是“電視江湖”也可以,“江湖”比“圈子”大。一提“江湖”二字,人們可能就會聯想到另外兩個字“險惡”。

這個“江湖”險惡不險惡,咱先放在一邊,我想說的是,“湖”好比體製內的,俗稱“台裏人”——電視台裏的人,這些人有固定的水域,“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啊啊”。靠湖吃飯,但同時有點“死水一潭”的意思。“江”好比體製外的,俗稱“台外的電視人”——電視台外的人,這些人沒有固定的水域,但它是活水,這裏還包括無數流淌不息的小溪、小河。湖靠江和小溪、小河的活水補充水源和營養,江、湖相互依存。

下麵就讓大家通過我的文字來窺視一下這個帶有些神秘色彩的電視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