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深層次思考的教學方式(2)(1 / 2)

美國學校尊重、保護學生、家長的隱私,不僅是美國文化使其然,更是為了給學生創造寬鬆,有安全歸屬感的學習環境,不過多地承受學業競爭的心理壓力。人各有其所長,也各有其所短,“天生我才必有用”,幫助學生揚長避短,養成健康自信的心態,自強努力,不以己所長比他人所短,而自負狂傲,也不以己所短比他人所長,而自卑喪誌。這些心理素質的養成不僅讓學生的學生生涯渡過得輕鬆快樂些,更是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受益無窮。

課後作業,重在思維

在美國的中小學,學生也要做功課或作業,但是從不以此來限製學生的活動。老師有時顯得很隨意,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一時的興趣或愛好、潮流所向,來確定作業的安排。有的內容豐富有趣,有的難度較大,有的形式別出心裁,不局限於當天或一段時間裏所學的東西。隻有學會動腦動手才能完成,想得高分就必須有創意。

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不對作業厭煩,反而樂意去完成。他們有自己的思維,不人雲亦雲,甚至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讓我們看看美國老師都布置給學生什麼樣的作業,再看看學生怎樣完成它們。

(一)曆史學科作業

1.關於“公民權利”要求:在3到5頁紙之間,打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如網上,書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對比以下四人關於黑色美國的觀點:布克·華盛頓,杜伯依斯,馬丁·路德·金,馬爾科姆·X。在你的論文裏,應該控製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讀傳記。但是,需要把每個人介紹一點,在你的論文中還必須加入貼切的材料。然後,討論他們關於黑色美國的觀點,要把你的想法寫進去。還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來源列出來,比如某某網頁、某某書。

2.關於南北戰爭

(1)是否同意林肯總統關於美國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聲明?解釋。

(2)解釋為什麼北方白人反對奴隸製,南方白人擁護奴隸製,但他們都感覺他們在為自由而戰?

(3)自由對於黑人意味著什麼?

(4)林肯總統和格蘭特將軍表示在內戰後,南方不應被粗魯地對待。為什麼這是一個聰明的政策?解釋。

(5)在內戰期間,女人開始擔任很多以前男人做的工作。你能對由於內戰造成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衝突的問題做出怎樣的概括?

(6)構造一個爭論,運用曆史證據來支持或反對下麵的觀點:美國內戰是地區差別不可避免的結果。

(二)社會學科作業

在美國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如果你是那個時代的一位家庭主婦,丈夫是服裝店裏的模特,年薪200美元,家中有3個孩子,你是如何計劃開銷渡過難關的?

此外,老師還經常出一些課題讓學生做,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比如消費者教育課,教師讓每個學生模擬投資5000美元炒股票,並寫出報告。

可想而知,要完成這樣的作業,不到圖書館查閱或上網搜索資料是很難完成的。比如曆史學科作業,學生必須充分利用文獻和資料,提煉出有用的部分作為論據,擺事實講道理建立自己的論點,這樣才有說服力。而社會學科的作業,學生首先得整理出那個年代的主要日常用品和食品的價格表,然後根據收入情況,列出每日、每月的開銷計劃,必須照顧到大人、孩子的基本營養。最後,還要寫出她是怎樣帶領全家渡過那個年代的。其中需要的技能則是多方麵的、綜合的。通過這些訓練,學生學得知識、運用已得知識;對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知;而且提高了研究能力。

突出個性,鼓勵創新

美國中小學教育個性化教學是世界公認的。美國中小學教育相當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佳科夢·娜托教授強調:知識是浩瀚的、發展的,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終身受益的。教學就是要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潛力,把學過的概念和知識聯係起來,創造出新的看法和思想。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美國中學課堂教學都很重視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在發現中獲取新的知識。同時教師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立活動。因此美國課堂教學的一般結構為:(1)提出問題或設置情景使學生產生興趣,以便進行思索和學習;(2)教師幫助學生把問題分解為許多疑點,共同進行探索,尋求答案;(3)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料,發現解決問題的依據;(4)審查材料,得出結論;(5)對結論進行驗證、補充、修改和檢測。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智能的各項要素得到開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