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研發開發人員對收入滿意度:研發開發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全社會研究人員平均工資水平*100%。
(7)保持率高,說明研究開發人員較穩定;反之,說明研究開發人員對現狀不滿意、不穩定。
3.銷售人員的營銷能力
銷售人員的營銷能力一般以銷售人員的平均銷售額來評價,銷售額越高,營銷能力越強。在具體評價時,我們以同行業銷售人員的年平均銷售額為參考係。
4.員工對工作的控製力
員工對工作的控製力從企業在培訓各類員工上的投入、員工對質量要求的覺醒度、履行責任的自覺度、員工創造利潤的能力等方麵進行評價。
(1)企業每年在培訓各類員工的投人占企業銷售額的百分比。以此反映企業用於培訓和教育的成本。
(2)企業員工人均利潤額,以此度量員工對企業的盈利能力。
(3)員工對質量要求的覺醒度。
(4)履行責任的自覺度。
這兩項指標可以委托開展公共關係研究的會中介組織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員工的調查,來反映員工對日常工作的控製力的大小。企業的凝聚力評價企業凝聚力的評價,一般可以用員工保持率來進行評價。保持率高,說明企業的凝聚力強,反之,說明員工對企業不滿意,企業凝聚力弱。
以上我們給出了人力資本的評價指標體係,下麵我們介紹一種評價企業不同崗位人力資源的評價方法,即維度評價法。所謂維度是指,崗位的員工應具備的一組行為、能力標準。
智慧資本評價人員可根據以上描述的維度和常見的崗位維度參考值對企業的不同崗位人力資源進行評價,從而給出優、良、中、差的評價。
三、結構資本評價
結構資本是智慧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創新和經營優勢的重要源泉。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靈魂”。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延伸,實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使企業競爭更加激烈。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直接起來,企業之間可以實現遠程管理;企業可以直接聽取客戶對產品、服務質量的意見和建議,客戶與客戶之間可以輕而易舉地在網上建立同盟。所有這些,都要求企業進行各種創新。
第一,進行組織結構的創新。一是建立靈活、高效的企業組織結構。企業要確定自己的主導業務,按照經濟網絡化和全球化的觀點分析和重組業務流程,對企業運作的組織結構進行設計,建立一套既能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又能使全球資源成為本企業的知識供給的組織結構和製度規範及組織文化。二是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化是使企業走向知識經濟的重要途徑,是企業結構資本的關鍵組成部分。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直接依據的經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將企業的知識和信息資源實現共享,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增加企業效益的一個動態過程。經濟的全球化和知識化及生產方式由規模化生產向規模個性化生產的轉變,使目前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提高競爭力,企業必須縮短產品周期,必須了解市場的需求和提髙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必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必須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決策速度及正確性,所有這些都必須借助於有效的信息手段。三是必須重視企業數據平台的建設。企業數據平台是指將企業的各類信息,如技術開發信息、經營信息、銷售信息、客戶信息等按一定規模和標準相應建成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可以供企業內外按照不同的權限進行訪問,企業各單位(部門)可以在這些數據庫上工作,建立數據平台的目的在於將掌握在企業不同員工頭腦中的知識和信息彙集到易控製、易操作的電腦中來,成為全企業的共享資源。
第二,加強技術創新,夯實創新和發展資本。創新與發展資本是結構性資本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公司未來競爭力的源泉,是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益的驅動力。國際競爭在相當程度上是憑借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經濟實力來決定成敗,企業發展的曆史就是技術創新的曆史,隻有持續不斷地推進技術創新,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企業技術創新成為知識經濟的基礎和落腳點。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的措施:一是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心,不斷開發新產品;二是充分利用國家創新體係,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外腦的作用,形成戰略夥伴關係,實行聯合創新。
第三,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技術為依托,加強管理創新,強調隨機應變、快速反應、靈活機動,開拓創新。在這方麵,一是要建立完善企業的行為製度規範,使員工能夠自覺自願地按照製度規範去工作、學習、生活;二是建 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企業具有凝聚力和團隊精神的保證。
結構資本可分為內部結構資本和外部結構資本兩大類,內部結構性資本可進一步細分為創新與發展資本和業務處理資本。本書按照創新與發展資本、業務處理資本和外部結構資本分別給出評價指標體係。
1.創新與發展資本
創新與發展資本是反映公司可持續發展潛力的資本形態。評價創新與發展資本應從技術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等方麵製定評價指標。
(2)技術創新評價指標。反映企業開發新產品和擁有知識產權情況以及把這些資源推向市場情況。
①研究與開發投人占銷售收人的百分比。
②新產品產值率。
③正在開發的新產品數。
這裏所指的新產品是指采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製生產的全新型產品或應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在結構、材質、工藝等任一方麵比老產品有重大改進並顯著提高了產品性能或擴大了使用功能的改進型產品。一般主要是指:高技術新產品;利用國家及省部級科技計劃成果轉化的新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出口創彙新產品,替代進口及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並實現國產化率在80%以上的新產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新產品。
④公司擁有的專利數。
⑤正在申請的專利數。
⑥企業研究開發中心裝備狀況。以此反映企業技術創新的設施優良情況。
⑦戰略夥伴關係。反映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企業之間的關係情況及為發展這種戰略夥伴關係所做出的努力。
(2)組織管理創新評價指標。反映企業在組織創新、管理創新、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情況。
①健全的知識管理組織結構。
②完善的製度規範。
③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
④企業數據平台的建設狀況。以此反映企業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和數據庫化情況,用於衡量企業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