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智慧資本的應用(一)(2 / 3)

三、企業智慧資本的財務資本化

財務資本化是將原始數據分類、過濾、整理、量化。

企業智慧資本的財務資本化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指標全麵準確地反映企業智慧資本“財產”狀況,這需要一個很長的完善過程。對於某個企業而言,就是要設計出一張智慧資本報表,能準確反映企業智慧資本的綜合情況,提出對企業發展真正有指導意義的數據。否則,智慧資本還隻是可望不可及,企業無法進行具體操作。

還是回到導航器,導航器最上麵的部分是財務部分,這其中包括兩部分:一是傳統會計部分,這是企業運用多年的“武器”;另一個是智慧資本財務部分,這正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導航器上的其餘部分,市場部分、人力部分、過程部分、更新和發展部分,是我們擬通過智慧資本報表對其加以資本化的部分。前麵一章智慧資本評價已經對此進行了詳細研究,現在是要將其具體化操作。

先看市場部分。企業智慧資本的市場部分是反映企業市場開拓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控製能力。有些指標可以綜合反映三項能力,如“市場營銷網絡、網點數”、“營銷人員數企業員工人數”、“營銷人員能力指數”等。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指標計算要經過一些轉換。比如“產品技術價值又產品銷售價格”這個指標,以彩電行業為例,彩電有數字彩電和模擬彩電,企業用於開發生產數字彩電的投人與產出彩電數量的比值可以認為是數字彩電產品技術價值,當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估量出來,主要看企業數字得出的方便。有了“產品技術價值產品銷售價格”這個指標,我們與同是生產數字彩電的廠家相比,比值越大,說明企業生產的數字彩電產品技術含量高,產品價格低,產品有競爭力。如果企業既生產數字彩電,又生產模擬彩電,通過這個指標的對比,也可以看出本企業哪一種產品競爭力更強。當然企業選擇指標,在兼顧數據易獲取、反映性好的同時,也要和企業的發展階段與發展目標相結合。在企業的開創階段,可能更注重市場開拓能力;在企業的發展階段,可能更注重市場競爭能力;在企業的成熟階段,可能更注重市場控製力。同時,企業發展目標不同,注重的方麵也不盡相同。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側重要求了解的部分增設指標,對目前還不太需要詳細了解的部分簡單處理。

再來看人力部分。企業智慧資本的人力部分是反映企業領導決策能力、預測能力、員工的知識水平與經驗、員工學習與知識共享能力、全體員工完成工作的責任心和動力等。人力資本是聯係企業智慧資本其他幾個部分的中心和紐帶,是企業智慧資本中最具活力的一個因素。沒有成功的人力部分,不管企業的技術多麼先進,其他幾部分也不可能創造出理想的價值。測度智慧資本的人力部分是最為困難的。指標的確定自然更費躊躇。可以反映企業領導決策能力的參考指標包括“員工對企業經營管理者滿意度”(可在企業員工中抽樣調查)、“企業在行業中的位次變化”;可以反映員工的知識水平與經驗的參考指標包括“高學曆員工數企業員工數”、“有經驗員工數企業員工數”;可以反映員工學習與知識共享能力的參考指標包括“員工知識更新度”、“企業員工瀏覽企業內部計算機網絡時間”。通過這些指標的設置可以為企業智慧資本的人力部分提供出量化的結果。

接下來看過程部分。企業智慧資本的過程部分是考察技術對於整個企業創造價值的情況。這裏所說的技術不是指企業生產產品的技術和工藝裝備技術,而是指信息、通信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這些技術可以使企業知識管理和知識傳播、應用成為可能並更具效率。衡量企業智慧資本的過程部分主要從三個方麵來看,一是技術的選擇是否合理,二是技術的應用是否合理,三是技術的投入是否獲取效益。表示技術的選擇是否合理的指標有,“企業擁有的生產商已經停止生產和生產商已消失的信息、通訊技術財產價值企業信息、通訊技術總價值”、“替換生產商已經停止生產和生產商已經消失的信息、通訊技術財產的花費”。表示技術的應用是否合理的指標有,“技術花費員工數”、“員工對信息技術的熟悉程度”、“企業經理對現代管理技術掌握與應用程度”等。表示技術的投入是否獲得效益的指標有,“行政管理失誤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管理收入”。

最後看更新和發展部分。企業智慧資本的市場部分和過程部分是反映企業現在的情況,企業智慧資本的更新和發展部分則盡量反映企業將來的情況,是反映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潛力體現在以下方麵:從市場看,是企業希望未來目標客戶所達到的規模、目標客戶與目前客戶之間的區別以及企業為吸引未來客戶所付出的努力,是企業為開拓新市場能夠做出的努力和成效。這部分的指標可以用“客戶與,企業建立聯係的平均持續時間”、“企業與客戶接觸與客戶主動與企業接觸的次數”、“在競爭性情報的獲取方麵的投資”、“拓展業務花費又行政管理費用”等。從產品和服務看,是企業開發新產品與服務並把它們推向市場的情況。這部分的指標可以用“企業正在開發的新產品數”、“在基礎研究上所投入的研究與開發費用”、“企業專利數”、“企業在應用研究上所投入的研究與開發費用”等。從戰略夥伴看,是指企業為發展與戰略夥伴關係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情況。這裏的戰略夥伴包括企業產品技術源頭單位、企業產品零部件供應商、企業產品經銷商等。這部分的指標有,“參與戰略夥伴工作的員工數”、“在發展與戰略夥伴關係方麵的投資”、“合作夥伴設計的產品占總產品的比例”等。從基礎設施看,是反映企業基礎設施現狀和對發展基礎設施的投入情況。這部分的指標有,“提高信息技術費用又信息技術費用”、企業管理信息係統、工程設計係統、銷售信息係統、過程控製係統、通訊網絡係統狀況及它們分別對企業所做出的貢獻。從員工看,是指反映企業員工素質和為提髙員工素質所做出的努力。這部分的指標有,“培訓員工所占時間”、“培訓費用員工數”、“信息技術用於培訓方麵的費用信息技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