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語言能力訓練(2 / 3)

4)語言訓練的方法要靈活多變可以借助電視、廣播、圖片、實物等。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調整病人的心理狀態,保持病人的興趣,使病人感覺到成功的希望就在眼前。

5)語言訓練貴在堅持

根據病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及心理特點,語言訓練的時間可以有兩種安排方式。

一種是每天1次(每周至少3次),每次30~60分鍾,最好選擇在病人精力充沛的上午;

另一種是時間靈活,可以在散步時、做家務時或休閑娛樂時進行,以實物為教具,寓教於樂。

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日複一日,持之以恒,才能獲得良好的療效。語言訓練的禁忌當病人出現下列情況時不能為病人進行語言訓練。有較強烈的抑鬱傾向;有自殺的企圖;有情緒不穩定狀態的異常行為;拒絕語言訓練。

此種情況,最好先由醫學專家(如精神科專家、心理專家等)經過係統的治療後,才可開始語言功能的恢複性訓練,最終取得良好的效果。

1.聽理解力訓練

(1)詞語聽覺辨認訓練207

此項訓練內容的目的是讓病人認知他人所說的詞語。

首先,可以選購用於兒童啟蒙教育的看圖識字卡片,也可自行製作麵積為6厘米X8厘米的紙卡片,卡片一麵繪有圖示,另一麵為漢字。

在指導者說出某個詞語的同時,向病人出示該詞語的圖片,或者是模型,或者實物。例如,如果讓病人認知火車一詞,既可以出示圖片也可以給病人看火車的玩具模型。

其次,可以在病人麵前放大量圖片或物品模型,指導者說出其中一件模型的名稱,而後再由病人指認。

執行指令訓練

所謂執行指令訓練,是指病人在聽懂指導者語言的基礎上能夠按指導者的命令完成簡單的動作。

例如,病人麵前放有許多圖片,對病人說請把這些圖片整理好放在盒子裏。首先幫助病人分析指令的內容。這句話包含兩個動作,一個動作是先把圖片整理整齊;另一個動作是把這些圖片放在盒子裏。開始訓練時,指導者應選擇內容簡單,動作易於完成的指令,語速舒緩、語言清晰地說給病人,耐心為病人分析並協助完成動作。當病人熟悉訓練方法後可根據病人理解能力、接受程度而逐漸增加信息的成分以及指令的複雜性。記憶能力訓練^指導者可以出示某些圖片。圖片的內容有描繪勞動動作的,有表現生活情景的。然後依據圖片的內容向病人提出問題。例如,圖片中一個小女孩在栽樹,可以向病人提出這樣幾個問題,栽樹的季節是不是春天?這是在夏天植樹嗎?這個小女孩在為樹苗澆水嗎?這個小女孩正在栽樹嗎?

指導者還可以根據圖片的內容創作一個由4~5句話組成的小故事,講給病人聽。然後提出問題,讓病人回答對或不對,或者是或不是。小故事應該是結構完整、文字簡潔清楚的,指導者在講述時應聲情並茂,語音語速盡可能適應病人理解的需要,故事的內容可以隨著病人訓練的進展而逐漸豐富,增加到6~8句話。

在聽理解訓練過程中,指導者應注意將語音語調與表情手勢良好地結合,突出每句話的重點,吸引病人的注意,調動病人積極參與的情緒。整個訓練活動的內容要編排合理,循序漸進,不斷調整語言的長短、語句的複雜程度、語義的聯貫性等。閱讀理解能力訓練

(1)視知覺能力訓練

此項訓練的目的是讓病人真正地理解和認識單個漢字,達到字與圖匹配的目的。例如,指導者出示一張單個漢字的圖片,要求病人從其他圖片中找出相同的一個字或相對應的圖。同時可以向病人提問這是XX字嗎?或這是什麼?

(2)詞語理解能力訓練

指導者在許多圖片中選出2個字,讓病人指出這2個字組成詞語後的先後順序。例如,紅、旗、毛、衣、蘋、果,等等。進一步可以讓病人選擇多個字組成的詞語或短句。例如,穿毛衣、吃蘋果、晚上睡覺等。或者采取語句-圖片匹配的訓練方式。首先讓病人閱讀短句,然後在圖片中找出對應的圖畫。

如果病人有能力,指導者可將圖片上的語句變成指令式語言,讓病人做出相應的動作或者讓病人自行閱讀卡片上的語句後,再轉化為實際的動作。例如,請穿好毛衣等等。

(3)短文理解訓練

給病人一段幾句話的短文,根據短文的內容提出幾個問題。病人閱讀後,在多項備選的答案中選擇與原文最接近的一個答案。

例如,由於地球內部很熱,岩石能夠像水一樣熔化,像水一樣變成液體,也像壺裏煮沸的水一樣變成蒸氣噴發出來。地球內部的熱熔岩也一樣能夠從地球噴發出來,我們稱之為火山。

1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詞語發音訓練

指導病人練習發音,其訓練順序為:練習韻母的發音―單音節字的發音詞語的發音。在練習語言的發音過程中,指導者應反複示範發音時的口形以及唇、舌的動作。病人可以麵對指導者模仿,也可以對著鏡子反複練習。指導者在旁邊觀察幫助,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口形及發音。該項訓練是建立在多聽、多練的基礎上的,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因此,可以結合圖片、實物,豐富訓練的內容和手段。例如,將病人的發音用錄音機錄下後與正確發音比較著放給病人聽,找出錯誤,彌補差距。當病人聽到錄音機中播放的自己的發音逐漸清晰準確後,訓練的積極性也將會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