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 / 3)

憶婉唇邊掛起一絲得意的微笑,身邊有人在議論。

“那是淩柱大人的千金吧?聽說很有才情呢!”

“就是就是!好像是在她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春秋呀什麼的了,看來這位少年是輕敵了啊。”

……

憶婉想了會兒,含笑道:“孟夫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不知道公子如何理解?”

少年帶著幾分不屑笑了笑,沉著應對道:“孟夫子的意思是,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穀神其次,國君為輕。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危害到土神穀神,國家就改立國君。祭品豐盛,祭品潔淨,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穀神。其實孟夫子是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夫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他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他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又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所以,孟夫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憶婉心裏有些微微的震驚,還以為這少年不學無術,聽他談起孟夫子來倒也頭頭是道,頗有些見解,不禁收斂了一些傲氣,仔細想了想才又問道:“想必公子一定讀過詩經,不知可否說說自己對詩經的見解?”

少年笑著搖搖頭,開口道:“詩經是我們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之為《詩》,或取其整數稱為《詩三百》,到西漢時它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它的體例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這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它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若要按音樂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再說頌,它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它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後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於春秋時期。不過,人們也常說,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憶婉微微蹙起了眉頭,可以這麼熟悉清楚地把詩經的大概說出來,她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這少年卻不驚不急,一點點地敘述著,似乎詩經全集就擺在他麵前似的。

少年頓了頓,又笑了笑,繼續道:“《詩經》全麵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曆史麵貌。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記載的都是後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時的事兒,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曆史敘事詩。有些詩,如《小雅·何草不黃》、《豳風·東山》、《唐風·鴇羽》、《小雅·采薇》等寫的是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爭的哀怨;《王風·君子於役

》、《衛風·伯兮》則表現了思婦對征人的懷念。它們……”

“夠了!”憶婉越來越摸不透這少年的來曆,卻也對他的才情佩服,但還是有些要強地道:“別再……別再賣弄了,我問你下一個問題。”

少年笑著點點頭,倚門而立,顯露出十足的把握和冷靜。

憶婉深吸了一口氣,斟酌再三道:“《孫子兵法·作戰篇》中有一句‘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不知公子作何理解?”

少年眯起眼細細凝視了憶婉一會兒,才綻開一絲笑道:“姑娘也是學識淵博啊,隻是……這還難不倒在下。曹操在注此句時說,‘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杜牧注,‘雖拙於機智,然以神速為上’,他們指出‘拙’是講指揮者的機智問題,認為指揮者雖然機智不足,但能行動神速,亦可取勝。而張景陽的《雜詩》也說,‘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其對孫子這句話的理解與曹操等人相同。不過後人亦有不讚同者,有人說,‘蓋久必拙,速必巧’,意謂不存在拙而能速、巧而反久的問題,既然拙,就必定久;既然巧,就必定速,拙於機智,又求其神速,是做不到的,因而把‘拙速’解釋為因過速而取敗。”頓了頓,他複又道:“不過在下認為,‘巧’未必‘速’,‘拙’也未必‘久’。拙,與巧相對,而巧又有不同意義。《周禮·考工記序》‘工有巧’之巧,指的是技藝之巧;《孫子兵法·九地篇》‘巧能成事’之巧,指的是機巧,意謂謀劃巧妙。老子說,‘大巧若拙’,這種拙,看似拙,實是巧,是大巧。相反,有些巧則是小巧,這種小巧,從大的方麵看,有時恰是拙。如此說來,拙未必不能速,巧也難免久,拙而速與巧而久並非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他真的都答上了?這些問題若不是真的飽讀詩書,她有信心這個少年絕對答不上,可是他都答了,而且答得天衣無縫。心裏不禁對他刮目相看,憶婉笑道:“公子果然好才情,佩服。這頓早膳的錢,我替你付了。”

少年點點頭行了個禮,轉身向外走去,隻幾步路,又回過頭來看著憶婉道:“我……就叫我八少爺吧,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嗎?”

憶婉有些不悅,哪兒有人不說出自己的名字卻問別人的名字的?她撇撇嘴道:“你叫八少爺?那我就叫七小姐吧!”

少年展開了一個燦爛的笑容,走近憶婉幾步,靠在她耳畔道:“好,告訴你,我叫胤禩,記住了嗎?”

憶婉愣了愣,情不自禁地後退了兩步,才開口道:“記……記住了。”

少年又往前走了幾步道:“那你呢?你叫什麼?”

憶婉垂下頭想了會兒,才抬頭看著少年道:“我叫憶婉,鈕鈷祿·憶婉。”……

“憶婉,憶婉!”胤祥坐在我旁邊,輕輕拉我的衣袖,微蹙著眉道:“怎麼了?不舒服嗎?”

我回過神來,頭開始微微發疼,以前的記憶源源不斷地湧進來。又來了又來了……以為不會再那樣了,可今天她的記憶又不聽話的出現在我的腦海裏,被迫要我去接受。我輕輕揉著太陽心,搖搖頭道:“不是,我沒關係,不要緊的。”

胤祥不放心地看著我,越穆姍又問道:“真的沒事嗎?可是你看起來真的不太好,臉色怎麼這麼白?”

我對她笑笑道:“真的沒事,可能是因為沒吃東西,所以有些暈罷了,等下吃點兒東西就好了。”

越穆姍點點頭,又想起了先前的問題,問道:“對了,你還沒有告訴我,你怎麼會對這裏這麼熟識呢?”

我要怎麼回答,告訴她那是從前那個憶婉的記憶嗎?恐怕除了我沒有人會相信穿越時空這種事情吧?正猶豫著不知道怎麼開口時,胤禛卻忽然開了口,他道:“這家店鋪雖小,在京城裏確實還有些名氣,憶婉知道也不奇怪。”

他這是在幫我解圍嗎?明明昨天在棲鳳閣裏還恨我恨得要死,剛才也是冷嘲熱諷的,怎麼瞬間像是換了一個人,還是……隻要我有危險有難堪,他還是會像從前一樣義無反顧地來幫我呢?

還好越穆姍沒有多想,點點頭道:“也對,我還以為隻有胤禩哥哥會知道這些好玩兒好吃的地方呢,原來你們個個都知道,隻有我……”她說著垂下頭,有些遺憾的神色。

我忙道:“京城裏我們當然熟悉,可是若到科爾沁去,我們就哪兒都不認得了,不是嗎?”

越穆姍又露出了笑容,聳聳肩道:“也對!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帶你們到科爾沁的大草原上去看看,那兒才是天堂!”

我笑了笑,沒再說話,也沒去看胤禩的神色。他是故意要帶我們來這裏的吧?這裏是他和憶婉初次見麵的地方,他是希望我能“恢複記憶”嗎?嗬,想是想起來一些了,就是叫人害怕,好好一個人,無端端地在腦子裏裝上別人的記憶,真的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兒。

東西很好吃,但我吃在嘴裏也嚐不出什麼味兒來,全部的好心情全都因為那莫名其妙的記憶給破壞掉了。吃完東西,我們又陪著越穆姍逛街市,這回我隻是安靜地跟在她和胤禩身後,再不一個人胡跑,也少了胡跑的心情。

——————————————————————————————————————————

在外頭整整玩兒一天,我們一行人才回到宮裏去,一進棲鳳閣的門,越穆姍就吩咐下人準備水給她洗澡,留下我和胤禛胤禩胤祥三個人在外廳裏。真是尷尬,我看了看他們三個人,開口道:“格格沐浴休息了,三位爺也早些回吧,今兒玩兒了一整天,肯定累極了。”

話說出口,他們三個卻毫無反應,依舊站在那兒動也不動的。我抿了抿唇,剛想再下逐客令,胤禛對我笑了笑道:“好,今兒累了,讓格格好好休息吧,我們先走了。”他說著負著手慢慢地向門口走去,快出門時又回過身來對我道:“還是不得不說一句,你今天的打扮……很好看。”說完,他揚起頭,安安靜靜地離開了棲鳳閣。胤祥對我笑了笑,也隨著胤禛離開了,偌大的外廳隻剩下我和胤禩二人。

我看向胤禩,他正帶笑凝視著我,心微微一動,我低下頭道:“你也回去吧,很累了,對不對?”

胤禩搖了搖頭,微笑著道:“不累,有你陪著就不會累。”他頓了會兒,繼續道:“我不知道今天你在那家店鋪裏有沒有想起些什麼,但是看見你還是會像以前一樣好不生疏的點自己愛吃的東西,我很高興,這說明你並沒有完完全全的忘記,在你的腦海深處,還是留有著從前的記憶的。”他走近我,輕柔地理了理我額前的發絲,沉聲道:“婉兒,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想起我的,會想起的。”

我向後縮了縮身子,沒有說話。

胤禩微微愣了愣,有些無奈地聳了聳肩,輕歎口氣,慢慢向門口走去。

“等一等!”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叫住了他,看他停住了腳步才有些後悔,但還是看著他的背影道:“有些事情我不知道要怎麼和你說,但是……胤禩,不要對我抱有太大的希望,好嗎?我怕你希望越大,將來的失望也將越大,我不想看見你難過。”

胤禩沒有回頭,隻是身子輕輕顫了顫,提步走出了門。

我默默看著他的背影,真心覺得抱歉,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的存在,害她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都是我害的啊……胤禩,希望上天將來終能以另一種方式來補償你的失去。

——————————————————————————————————————————

嗬嗬……下星期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