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學幕(1 / 3)

(1)幕學

如同三百六十行的其他行業各有自己的專業知識一樣,幕業也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清人顧肇熙說:“幕為專門名家之學。”意思是說,作幕是一門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之學。這種幕業的專業知識,稱為“幕學”或“幕道”。《幕學舉要》之“幕學”,《品花寶鑒》裏所謂“改學幕道”之“幕道”,指的就是幕業的專業知識。

應該說,不論從事幕業的哪個具體行當,如刑名、錢穀、書啟、掛號、征比等等,都需要專業知識。但比較起來,以刑名、錢穀這兩個行當的專業性最強,所需專業知識的難度最大,必須經過專門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勝任。清代刑名師爺汪士仁曾說過:“刑名雖小道,要非才、識、學三者不可。”書啟、掛號、征比等行當則專業性較弱,相對來說較易勝任。所以,所謂幕學,主要是指刑名、錢穀這兩種師爺所學的專業知識,即刑名之學和錢穀之學。刑錢師爺陳天錫說:“學幕是學習刑錢之通稱。”他把幕學全都歸結為了刑錢之學。刑名之學即法律之學。學習刑名之學包括要精熟律例和掌握訴訟審判程序,要學會處理法律文牘和會寫法律文書,還要懂一些法醫知識。刑名之學又叫申韓之學,申韓是戰國時人申不害、韓非的合稱,因二人皆主刑名之學,故後世常以申韓之學代稱刑名之學。錢穀之學即財會之學。學習錢穀者,主要是學習財政、會計方麵的知識,同時也兼及一些農桑水利等方麵的知識。

幕學有很多專門讀物,包括各種幕業書籍和文件。這些幕學讀物並不是官定教材,而是師爺們根據幕業的實際需要自己確定的。這些讀物多是供學刑名、錢穀之學者讀的,其中有刑名、錢穀二席通用的,有刑、錢分別專用的。讀物中有的是必讀書,有的是參考書,有的是須精讀的,有的是隻須涉獵的。幕學讀物中有一部分是所謂“秘本”,其特點有三:一是手抄的,故“秘本”又多稱“手抄秘本”;二是視為訣竅、至寶;三是私相授受,不公開。這些“秘本”使局外人感到幕學很神秘,清人梁章钜就曾提到很多人覺得刑錢之學“恰似真有秘傳”。《示渝集錄》是清代紹興師爺的所謂“秘本”之一,內容皆為清朝官府發布的布告、禁令。茲錄其中關於禁止夜戲的一條,以見一斑:為嚴禁夜戲,以靖地方事。照得析報原有常期,酬神亦宜白日,豈容無故斂錢,高台演戲,無分晝夜,雜踏喧闐。近聞關廂內外,有種好事之徒,沿門苛派,勒索錢文,黑夜招搖,扮演影戲,此街彼巷,徹夜不休,無賴棍徒,酗酒生事,不分男女,不辨嫌疑,宵小逞奸,窺伺竊擾,種種滋事,為害實深。合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關廂內外捕保士民人等知悉,不許唱演夜戲,哄集滋事;倘敢故違,除拿捕保斂頭究處外,聽從出錢附和之人,一並查拿責懲,斷不姑寬,凜之慎之。特示。幕學讀物的數量相當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6類。

a.作幕指南類。如汪輝祖著的《佐治藥言》和《續佐治藥言》、萬楓江著的《幕學舉要》、乾隆年間刑錢師爺王又槐著的《錢穀備要》、某刑幕著的《刑幕要略》等。正續《佐治藥言》是作者多年從事幕業的心得之書,介紹的全是作幕所必備的知識,“凡佐幕者,幾人手一編”(陳天錫語)。《幕學舉要》對幕學基本知識做了精當的介紹,張廷驤在序言中稱此書“論習幕之道,挈要提綱,語語從閱曆而來,城為後學津梁”。《錢穀備要》是錢穀師爺的指導之書,所述皆為辦理錢穀的經驗。《刑幕要略》意在為刑名師爺提供指導,張廷驤稱此書可為初學刑幕者“指示徑途”。正續《佐治藥言》、《幕學舉要》、《刑幕要略》皆被張廷驤編入叢書《入幕須知五種》。

b.大清律例類。包括《大清律例》本身和對《大清律例》加以注釋及導讀的書。《大清律例》是清代關於刑事、民事、行政諸法的總集,全書由律和例兩大部分組成,律包括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律文分為很多“目”,每一“目”之下都附有很多例。注釋性的書,如康熙時的刑名師爺沈之奇著的《大清律輯注》。導讀性的書,如康熙年間刑部官員王明德著的《讀律佩觴》和乾隆時的名幕沈辛由編蕖的《增訂刑錢指掌》。王書對師爺辦案時所須講究的“八字”和“律眼”有詳細而規範的解釋,沈書將《大清律例》刑名部分製成圖表,使罪名與處分相對應,縱橫求索,如指諸掌。

C.上諭公文案件彙編類。如清代紹興師爺的傳抄秘本《芾渝集錄》和《上控》、《頂駁》。《帀諭集錄》是清朝官府發布的布告、禁令的彙錄,《上控》、《頂駁》是上控和駁案的成案彙輯,師爺以這些所謂秘本作為辦案參考。明清史專家謝國楨說:“我曾得到紹興師爺、師弟相傳的所謂《上控》和《頂駁》一書的秘本。這就易於望文生義,妄事批似,執掌了死生予奪的大權。”參照此種秘本辦案,往往照貓畫虎,妄加斷案。又如雍正年間名幕鄔思道著的《撫豫宣化錄》和道光年間刑名師爺祝鬆庵編纂的《刑案彙覽》。鄔書是鄔思道在河南巡撫田文鏡幕中撰寫的公文書牘的彙編,因鄔思道作幕本頜高,名聲大,故此書成了後來師爺們的遊幕圭臬、枕中鴻寶。祝書是近3000件成案的彙編,多為鍺綜複雜、疑難棘手的案件。

d.辦案方法類。如王又槐著的《辦案要略》、嘉慶年間刑名師爺呂芝田著的《律法須知》、嘉道年間按察使戴蘭江編纂的《秋讞條款》、宋人宋慈著的《洗冤集錄》。王書介紹了大量的辦案經驗,張廷驤稱此書“議論精確”,“為初學(幕)準繩”。呂書介紹了種種辦案方法,被人稱為“後學之津梁,老成之模楷”。戴書是關於秋審的專書,戴氏衙中的紹興籍師爺謝信齋得到此書後,奉為枕中秘。《洗冤集錄》在明清時被官府奉為法醫檢驗經典,刑名師爺辦案常遇到檢驗屍傷骸骨的問題,故將此書作為重要讀物。

e.典章製度類。如《大清會典事例》、《六部則例》、《六部處分則例》、《賦役全書》。其中《賦役全書》為錢穀師爺的重要參考書。

f.施政經驗類。如汪輝祖著的《學治臆說》、《學治續說》,此二書為汪輝祖做知縣的經驗總結,對學幕者也非常有用,故被收入《入幕須知五種》。又如康熙時人黃六鴻著的《福惠全書》,此書對州縣的刑名、錢穀、戶口徭役編審、土地清丈等言之甚詳,對師爺了解地方行政和增加治民經驗很有幫助。

(2)學幕情形

a.拜師授徒

由於刑名、錢穀的專業性很強,一般很難無師自通,所以必須從師學習。清代師爺周洵說:“業是(幕業)者,必先隨師學習,時謂之學幕。”清人俞蛟說:“習是業者,必求申韓老手,北麵師事,朝夕切磨,積數年之久,方酉出而應世。”教授幕學的老師,稱為“幕師”,幕師招收徒弟,稱為“開幕館”。學幕者有個名稱,叫作“帽辮子”,意思是學幕者必有師承,時時也離不開幕師,如同辮子與帽子成天挨在一起一樣。一般來說,學幕沒有專門的幕業學校,都是以拜師授徒的形式進行,這與其他各行各業拜師學藝是一樣的。但也有記載說:“清朝學幕者集中在保定、大名。學幕的地方分東西兩個書房,規定東書房學刑名,西書房學錢穀。”這就有點幕業學校的味道了。這裏說的大概靂清朝晩期的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