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幕主統馭書吏的代理人(1 / 1)

明清時,與中央政府的六部相對應,地方;衙門皆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六房的書吏(又稱胥吏、書辦、書差)負責辦理文書案牘等方麵的具體事務。六房書吏中最重要的是刑房書吏(“刑書”)和戶房書吏(“戶書”)。書吏們對於刑名、錢穀等事部是內療,對於律、例、案及地方民情都非常熟悉。他們常常以此舞文作弊,誑騙、擺布不諳刑名、錢穀等事務的主官。清諺雲:“清官難逃猾吏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此外,書吏貪汙受賄、敲詐勒索成風,既有損主官的名聲,又對主官的經濟利益有損害。所以,主官對於書吏都很厭惡和不信任。光緒年間一個叫陳際唐的地方官就說過:“房班(書吏)決無好人,好人不當房班。總要刻刻提防,切不可聽他甘言,依為心腹。”主官為了統馭書吏,不受蒙騙,便要依靠既忠於自己、又深諳刑錢等事務的師爺。師爺也就成了幕主統馭書吏的代理人,成了書吏的籃察者、約束者。張廷驤說幕友對於“書差之有無朦混……應隨時精神貫注稽察。”汪輝祖說:“約束書吏是幕友第一要事”,“幕友之為道,所以佐官而檢吏也。”他們都將代幕主監察、約束書吏視為師爺的一頂極為重要的職責。從實際效果看,一般來說,有了師爺的監察、約束,書吏的欺官和不法行為確實會被大大抑製。但是如果有的師爺與書吏結為一夥,通同作弊,那麼情況就反而會愈加糟糕。晩清師爺許同莘曾經分析過兩類師爺在對待書吏的不同態度和結果,他說:“(師爺之)賢者能馭吏而不為吏所愚,其不肖者則與吏聯為一氣。”由此看來,主官是否能駕馭書吏,是否不被書吏所欺,他們的馭吏代理人——師爺,是賢還是不肖,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