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班集體活動(3)(1 / 3)

活動名稱:在集體中學會和同學相處

活動形式:討論會

活動設想:學會與人交往,不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更是時代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因此,教會學生在集體中與同學相處,已成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有多種,但如果能針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設計成一種問題情境,讓他們置身在問題情境中,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評一評,去體驗、去感悟,進而受到教育,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學會交往的重要性及了解如何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選一位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同學,教給他老師事先設計的一個發生在同學身邊的故事,讓他在活動時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並提出相應的問題。

2選兩位稍有表演才能的同學排練一個小品劇。

3指導學生主持人寫好主持詞。

4準備適當的道具。

活動過程:

1由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首先讓事先做了準備的同學講發生在同學身邊的一個故事。

情境:下課時,王強同學不小心把李斌的水壺撞掉了,王強馬上拾起來,不好意思地對李斌說:“對不起,把你的水壺撞壞了。”李斌生氣地說:“說對不起就行了?這是我奶奶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你得賠……”王強覺得自己不是成心的,有點不服氣,於是兩人爭執起來。

講完故事後讓大家想一想,說說該怎麼處理才好。

思考題:(1)聽了這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2)如果你是這個故事中的一個同學,你又如何處理?

3主持人讓事先排練了小品劇的同學分別扮演王強和李斌,把這件事演出來。(其結果是李斌原諒了王強,王強也願意賠償)

4讓大家議一議。(主持人可以挑選3~5名同學發表意見,老師在其中以個人發言的形式適時點撥)

5根據同學的發言,主持人提出問題讓同學們繼續討論。當別人原諒了你的過失、表達寬容的態度時,你的感受是什麼?你應該怎麼做?舉出在班級生活中,人與人交往時可能產生矛盾的一件事,談談你對這件事的分析。

6主持人挑選5~8名同學,以發生在身邊的具體事件為例,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7最後由班主任老師做簡短的小結。(強調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同學間和睦相處的前提)

活動建議:

1班主任要協助主持人控製好活動的節奏和各環節間的串聯。

2本情境設計適宜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如果是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在設計情境時,要結合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情境設計得複雜一些。

例三:模擬法庭

活動名稱:青少年模擬法庭

活動目的:運用模擬法庭審理案件的形式,創設一個法製教育的環境,並使學生置身於這個情境中去認識、去理解某些法律知識,達到學法、懂法、守法,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目的。

活動準備:

1在老師的指導下,和檢察院、法院取得聯係,征詢他們的意見,接受他們的指導和幫助,聘請他們為輔導員,一起設計此次活動的方案。

2挑選適當的同學擔任法官、檢察官、被告、原告、法警等角色,這些人都要接受法官的培訓。

3在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參與下設計“台詞”。

4聯係會場。(安排在法院的審判庭最好)

5向同學強調活動的紀律和要求。

活動實施:

第一步:同學們參加“模擬法庭”審理案件的全過程。

第二步:會後,再擇期召開一次主題班會,以鞏固這次活動的成果,強化學生的守法意識。主題班會的內容可以安排為:(1)由扮演不同角色的人談自己的感受。(2)請同學結合自己對法律的認識及守法的實際情況談收獲。(3)請同學評價這次活動。(以上發言可不讓同學事先準備,以鍛煉他們即興發言的能力)(4)主持人或班主任小結。

活動建議:

1無論是參加審理,還是組織學生談體會,都是引導學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過程。因此,班主任應啟發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了解法律知識上,而不光是了解審理的程序。

2此類活動以在初中以上年級開展為宜。

(資料來源:《班集體活動論》,劉培征、竇連佩、劉桂梧主編,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91頁~201頁,有刪改。)

【相關鏈接】

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舉例

方案一:慎對網吧

創意引導

1.關鍵詞點擊

(1)主題詞:慎對網吧

(2)名言堂:

玩物喪誌。——書經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案例庫:《是網吧害的人?》(青年教育出版社)

2.活動設計

(1)活動準備:請同學們收集好有關網吧方麵的資料,安排專人準備一條橫幅。

(2)媒體擷英:多媒體

(3)課堂類型:辯論

(4)活動構想:讓學生感知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網絡時代,隻要你生活在地球上,你就逃不脫網絡的關懷,但更應看到網絡同時也正在以誨淫誨盜的麵目出現。

實施指南

1目的認識

(1)目的:通過學生的切身感受,從思想上認識到網絡的進步性,但更要認清它的危害性。

(2)認識:喚起學生對網絡的真正認識,從而遠離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