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性生活 (1)(1 / 3)

第一節性觀念

同性戀的性觀念與異性戀的性觀念有很大區別,其中主要之點在於,前者必然是而且隻能是以娛樂為其目的的;而後者卻在娛樂的目的之外,還有生育目的。無論西方基督教傳統的性觀念,還是中國的倫理觀念,都曾或多或少地主張過,應當以生育為性的唯一合法目的,並在某種程度上視娛樂動機為罪惡或墮落。在這個問題上,像中西文化對比中的許多其他方麵一樣,西方的傳統觀念多有形諸文字者,被人們廣泛討論。由於有明確的定義和公開的論爭,這些觀念在現代所發生的變化是顯而易見、毫不含糊的。然而,除了流傳了幾千年的很古樸的偏重養生意識的性觀念以外,中國傳統的性觀念卻很少形諸文字,也沒有人公開討論。這種狀況隨著清朝以來的禁欲傾向變得更為明顯。因此,在中國,既沒有人明確指出娛樂動機是罪惡,也沒有人彰明昭著地為娛樂動機作辯護。與此同時,以生殖為唯一合法的性動機的道德規範卻無處不在。即使到了現代,也沒有人對這種倫理觀念公開提出異議,因為這樣做好像是在同一個沒有實體的敵人格鬥。

同性戀者的性行為因為根本不可能具有生殖動機,就不可避免地被中國人視為荒唐行為。一位自稱同性戀中精英人物的調查對象認為,將性行為僅僅與生殖聯結在一起是一種原始的觀點。不可否認,性與生殖的分離的確是現代性觀念的一個特征。正因為同性性行為這種純娛樂非生殖的性質,人們往往忽略它,視之為荒唐行為,從對於婚姻關係的損害程度看,已婚者的同性戀活動有時甚至被看得還不如異性戀間的婚外戀嚴重。關於這一點,婚姻生活一章還有詳細討論。

同性性行為是純以娛樂為動機的;娛樂即遊戲;遊戲當然算不得正事;敦倫才是正事。就連同性戀者本身也常把自己的性行為稱為玩。玩者,遊戲也。相反,異性戀者就不常把與異性發生性行為稱作玩。當然,也有不少同性戀者把發生性關係叫作做愛。在我們看來,這倒也沒有什麼大錯,除非性行為雙方一點感情因素也沒有。相比之下,異性戀之間的大量性行為,由於摻雜了生殖動機,是否能夠被稱為做愛倒大可懷疑,而且許多異性性行為雙方也是完全沒有愛的。

一位教育程度較低的調查對象對自己的性行為是這樣認識的:我就是覺得好玩,有意思,是舒服的感覺。另一位在為同性性行為辯護時說:性就是玩,玩什麼不一樣,玩男玩女都一樣。還有一位這樣談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我總是玩完就走,不太看重感情方麵的事。和人交談也談喜歡怎麼玩。

對性行為的娛樂性追求有時在同性戀者當中表現為一種極端的唯美追求。圈內一位以性感著稱的人物作過這樣的表達:同一個人做愛是一次的最好,第二、三次也還可以,長時間的多次做愛就是生活的感覺了,不是做愛了。做愛真正美好的是一次。請注意他所說的生活的感覺,可讀作過日子的感覺。在這裏,他把做愛與過日子分得很清楚。前者是美好的感覺,後者卻不那麼美好。一位中年同性戀者也這樣表達過類似的感覺:一開始互相比較喜歡,有過幾次就再也沒有願望了。幾次以後,性吸引力就沒有了。

盡管在性的快感意義和生殖意義上,同性戀性行為與異性戀性行為有很大差異,但是在性與感情二者的關係上,許多同性戀者卻持有與異性戀相似的性愛觀。一位調查對象這樣說:有時很難有統一的評價性愛的的標準。隻有性而沒有愛是不完美的同性戀,隻是玩玩而已,發泄一下,性行為之後除了刺激衝動,沒有愛的持久。隻有愛而沒有性同樣不完美,愛一個人是情感的升華,愛這個人包括愛他的一切,這當然包括除了親情之外來自肉體的肌膚之愛。隻有性和愛同時並存才是最理想的。

性關係要有感情的基礎。性交與做愛應當是兩個概念。性交在動物之間也能做,可不能叫做愛。我認為,沒有感情的不能發生性交。雖說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但人不能無限地退讓。對於愛,我既不希望鑽牛角尖,一味地堅持,也不希望無奈地放棄。我的求偶標準在這方麵和異性戀求偶標準是一樣的,精神在前,肉體在後。對方必須在精神上感受力強。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