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媒體廣告收入高速增長
與傳統媒體廣告增長乏力甚至出現負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技術造就的媒體“新貴”們正經曆著爆炸式的增長。在報業廣告大幅跳水的同一時段,互聯網的廣告卻迎來了春天。與2004年我國報業廣告的負增長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網絡廣告市場規模較2003年增長75.9%。2005年第二季度是報業廣告的一個曆史性低穀,而同一時間,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廣告收入增長迅速:網易第二季度廣告服務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30.8%,比一季度增長18%;新浪第二季度廣告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31%;搜狐廣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7%,比上一季度增長14%。
網絡媒體對報紙形成的衝擊是世界性的。在美國,1994年報紙廣告的支出占全國總廣告支出的22.4%,到2004年,這一比例降至17.7%,網絡分食了報紙的蛋糕。吳海民:《中國媒體大變局——報業的未來走勢和〈京華時報〉的戰略選擇》,《今傳媒》2005年第12期,第18頁。中國目前手機用戶達3.4億戶,2004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的手機短信收入接近600億元,而我國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傳統媒體發展了28年,廣告總收入才達到600億元左右的規模。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中國網絡廣告整體市場規模增長至76.8億元人民幣(不含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較2006年增長54.2%,增長的原因在於網民增長的拉動以及品牌廣告主對網絡營銷的重視和拉動。隨著網民的快速增長以及更多的傳統行業廣告主對網絡營銷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2008奧運的強勢拉動,預計2008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將增長至約121.7億元,2008年相對於2007年的增長率預計58.5%,增長勢頭良好。
報業廣告的下滑有國家宏觀調控的原因,但不能排除新媒體占領了一部分廣告市場的原因。例如2005年,盛大收入18.9億元,網易收入16.9億元,騰訊收入14.26億元,新浪收入8.7億元……這些收入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網絡廣告的,尤其像新浪這些依靠網絡新聞來獲取眼球的網站更是如此。2005年中國網絡廣告的總額接近27億元,比2004年增長42.1%。相比之下,中國報業廣告收入最多的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也不過是十幾億元而已。
從1997年3月中國出現第一則商業性網絡廣告至今,中國的網絡廣告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支柱性商業模式。網絡廣告創下50%的年增長速度,遠遠超過電視和報紙。隨著網絡技術和媒體形式的發展,除了品牌圖形廣告和付費搜索等主要形式,視頻廣告、富媒體廣告、頁麵關鍵字廣告、社區營銷廣告、遊戲內置廣告等各種新形式的網絡廣告也相繼出現。2007年,國際互聯網三巨頭的巨資收購,更是大大刺激了網絡廣告的興奮點:穀歌以31億美元收購網絡廣告鼻祖DoubleClick,微軟以60億美元將aQuantive納入懷中,雅虎則以6.8億美元收購網絡廣告公司Right Media 80%的股份。中國最大的網絡廣告代理商之一好耶則被分眾傳媒收購。
除了資本加盟,以技術作為基本能力、以受眾即時形態為投放依據的網絡精準營銷,也成為推動網絡廣告進一步提升的內在驅動,市場也在相應增容,年營收規模直逼100億。
新媒體不斷催生新的營銷平台。戶外媒體、樓宇視頻等新媒體的廣告收入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在國內最大的航空電視媒體公司——北京航美傳媒2007年11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2.25億美元融資及其後的國際資本市場的優勢使得這家已占據國內機場、機上液晶廣告接近90%市場份額的航空媒體完成了新一輪規模擴張,並刺激國內戶外數字媒體湧起上市熱潮。
此外,手機互動廣告也悄然叩開精準營銷之門。無線營銷將放異彩。而網絡電台“窄播化”、網絡廣告“窄告化”的趨勢,也無不顯示新媒體精準營銷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