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參軍打鬼子(1 / 2)

“爹!娘!你們怎麼了?你們說話呀!”當楊思成走進村子的時候,他的心如墜冰窖,整個村子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當他終於在燒焦的木梁下麵找到爹娘的時候,他們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楊思成象發瘋一樣在整個村子的廢墟裏麵尋找著其他村民,可除了一具具冰冷的屍體外一無所獲。楊思成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幾乎每具屍體上都有步槍留下的穿透傷。村子裏到處是彈殼,看來這裏曾經經過一番血戰。

別看村子人不多,可要想對付這些常年在深山裏活動的獵戶,普通的“胡子”根本不夠看,一定是軍隊幹的!到底是誰幹的?楊思成無語問蒼天。

他四處搜尋線索,終於在村口發現了一個新壘起來的巨大土堆,這裏麵埋著什麼?全村的人除了他以外都倒斃在外麵,這個土堆裏一定埋的就是殺害他親人,屠戮了全村老幼的那幫凶手!

他狠狠地一腳踢垮了土堆,然後撲在上麵瘋狂地刨著,終於露出一些屍體來,楊思成一眼就認出這些屍體身上穿著的軍服,該死的“滿洲國”的“國兵”。

這幫為虎作倀,認賊作父的畜生!楊思成的牙咬得格格作響!

國仇家恨,楊思成心中的怒火滔天,他將那些“國兵”的屍體全刨出來丟在了一邊,然後將全村人的遺體搬進這個大坑,重新掩埋好。忙完這一切已經是天明了。

他跪在墳前,對著全村人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鄭重發誓道:“大家放心吧,我一定為你們報仇!趕走日本鬼子,消滅那些狗漢奸!”

楊思成疾步來到昨夜他和楊靖宇他們分手的地方,幸好昨夜沒有下雪,地上的腳印還依稀可辨,從小練就的“追蹤術”幫了他的大忙。楊思成順著腳印追蹤,很快就追上了楊靖宇他們。

其實楊靖宇他們也沒走多遠,就在附近找了個遮風處住了一宿。

他們看見急匆匆追上來的楊思成都很驚訝,楊思成撲通一聲跪在了楊靖宇的麵前,哭著說道:“楊將軍,請收下我吧!我要給我爹娘和全村人報仇!”

楊靖宇趕緊一把扶起他,細細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楊思成哭著把屠村血案講了一遍,楊靖宇心情很沉重,這些助紂為虐的“國兵”太可恨了,對待侵略者奉若爹娘,而對自己的同胞卻極度凶殘。

他把楊思成摟進懷了安慰道:“孩子,別哭了,咱們一起去打鬼子,殺‘國兵’,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報仇去!”

“恩!”楊思成用力地點了點頭。

楊思成跟隨著楊靖宇將軍他們到了抗日聯軍的營地,這是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英雄部隊,從31年“9·18事變”後由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組成的,因此簡稱“東北抗聯”。

他現在所在的部隊是由楊靖宇將軍擔任司令員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人數大約有4000左右。

這是支什麼樣的隊伍呀?沒有統一的軍裝,沒有製式的武器,年齡也參差不齊,歲數大的有50多歲了,小的才14、15歲;衣服穿得五花八門,在這滴水成冰的季節裏,有些隻在夏天的單衣外麵裹了層胡亂硝過的獸皮取暖,有些居然穿著鬼子或“國兵”的衣服,隻是去掉了肩章和領章;武器更是慘不忍睹,最好的武器是6挺捷克造輕機槍,步槍型號也大多不同樣,有國民黨裝備的“中正式”,有日本鬼子的“三八大蓋”,還有蘇聯人的“莫辛那甘”普通型,還有部分人手裏隻有大刀和梭鏢。

沒有後勤給養,沒有物資保障,餓了啃樹皮草根,累了睡冰臥雪,可就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牽製了數十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關東軍,為中國,為東北築起了新的長城。楊思成的鼻子感到一陣酸楚。

“楊大哥,請允許我參加這次的戰鬥!”加入抗聯已經2個月了,可楊司令出於保護這個神奇少年的目的隻讓他向部隊選拔出的優秀射手傳授射擊技術而不讓他參加一線戰鬥。眼看著這次戰鬥已經打響了,可依然沒楊思成的份,他不覺急了眼,向楊司令員主動請戰道。

這次戰鬥是拔除日軍一個扼守住我們下山通道的炮樓,堅固的炮樓修在一個高地上,裏麵駐紮了日軍一個小隊(相當於排)和2個排的“國兵”,四層高的炮樓上密密麻麻全是射擊孔,炮樓外麵還有一條寬闊的壕溝,沒有重武器的抗聯戰士想端掉炮樓將承受不可估量的損失。

“好,你帶領你的‘楊槍隊’提供火力支援,但不要參與衝鋒,畢竟我們的優秀射手太少了。”看著部隊越來越大的傷亡,楊司令終於下定了決心。

“是,‘楊槍隊’跟我來!”因為姓楊,這12名射手又都是使用的莫辛那甘步槍(主要是為了統一彈藥口徑),戰友們都開玩笑叫他們“楊槍隊”。

這兩個月的時間裏,楊思成詳細地向隊員們講解了射擊的原理,彈道拋物線以及射擊的要領,風的影響還沒來得及向他們講,不過就算講也不行,必須得用大量的子彈和實際射擊經驗結合才能有效果,不過有楊思成在他們旁邊隨時可以修正也不用擔心。現在的楊思成已不需要依靠“口水”來測定風速,眼睛一瞟雲或煙霧移動的速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