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也振奮了道光皇帝。但如何加強防禦,他根本沒考慮,反而認為這次勝利,英國人再也不敢搗亂,可以過太平日子了。他又聽從穆彰阿一班佞臣的唆使,將鄧廷楨調任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由林則徐擔任。二人雖相處一年,但誌同道合,成了莫逆之交。分別時,相互勉勵,願使兩地遙相呼應,禁煙之心,矢誌不諭。他們相互的贈言,林則作是:“銅牆鐵壁,威武不屈。”鄧廷楨是:“攜手並肩,遙相呼應”。二人為國為民築起從閩浙到兩廣的鋼鐵長城。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勝利,給英酋以沉重地打擊。他料定英酋義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為此,上奏道光皇帝撥款維修炮台,購買大炮。但昏庸無能的道光隻看到眼前的勝利,認為這是多此一舉。林則徐決心自籌資金,做好戰爭準備。各衙各部每位官員,在林則徐的倡導下,紛紛捐助。對那些發了鴉片之財,而又不願捐助的人,林則徐就強迫他們捐助。有了錢,林則徐命關天培抓緊維修炮台,並把新購置的200門大炮,安裝在最關鍵之處,把虎門裝配得如銅牆鐵壁一樣。
在布防虎門炮台同時,關天陪又組織了大批水勇(如同現在的民兵)。同水師官兵一起進行操練,相互配合,聯合作戰。促使廣東水師的力量更加強大。
義律果然不出林則徐所料,並不甘心失敗,更不舍得中國這塊肥肉。他發現有幾艘英國商船不夾帶鴉片,進入珠江口時,竟派兩艘兵艦和10艘武裝商船,迫使這幾艘商船返回,並肆意向中國的巡邏船開炮。關天培當機立斷,命水師以重炮回擊。關天培雖受傷,但指揮若定,水師將士更為勇敢頑強,水勇小船也向英船衝去。在重炮的轟擊下,義律所乘的指揮船被擊中,頓時火光衝天,嚇得義律趕緊撤退逃跑。
擊敗英艦後,士氣更加高漲,關天培命人將勝利喜訊報告給林大人。下午林則徐親自來水師營看望關天培及受傷的士兵。並告訴關天培,義律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你等一定要日夜用心防備,切不可掉以輕心。果然,第二天義律就帶領艦隊攻擊珠江口和官湧山炮台,一連六次,均告失敗。
義律走投無路。他無法向商民、政府交待,竟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說中國違反國際法,破壞通商條例,攻打英國的兵艦與商船,使之損失慘重,要求其政府保護他們的利益。最後,英國女王通過國會做出決定,派遣軍隊進攻中國。命義律的堂兄喬治·懿律為侵華總司令,任命伯麥為海軍司令,率16艘兵艦,裝載540門大炮,英軍三個團,印度兵一個團,還有在印度駐防的20多艘兵艦,一齊向中國開來。
1840年6月21日英國侵略軍到達澳門,次日宣布:自6月28日起封鎖珠江口。從此,曆時兩年兩個月的鴉片戰爭開始了。
麵對英軍的挑畔,林則徐除加強各炮台的防禦,加緊水師、水勇的訓練外,還向沿海民眾發出告示,提醒民眾密切注意英商的行動,並親筆寫信給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等所有沿海各省總督、巡撫,請他們做好防禦敵人入侵的準備。同時在廣州沿海張貼斬殺洋鬼子的懸賞告示,喚起民眾同仇敵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林則徐深知英國的艦隊與大炮較我都占優勢,便與關天培研究製定了以小股船隊偷襲敵艦的作戰方案。當敵艦接近我防線時,關天培早已準備好小戰船,每船有三四名水手,船上裝滿了幹草、火藥。偽裝成運糧運菜的民船,迷惑敵人。乘風勢向大船開去。當喬治發現情況有異時,水船已紛紛圍在每艘大船的周圍。隻見小船紛紛火起,火勢直撲英國兵船。燒得英軍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