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林則徐聯民抗英(2 / 3)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英軍前進不熟悉水路,固守又無價值,最後想高價收買向導。義律派人費盡周折才找到三名願意做向導的人,是一老二少。喬治十分高興,先付50兩銀子,進入港口後再給100兩。老頭微笑著答應了喬治的條件,指引英船,越過一個又一個的暗礁,順利地航行了4個多小時,來到一個小島,老人說:“我們先上島上看看是否有埋伏,然後再前進!”喬治說:“留一個人在船上。”老人帶一名青年向小島遊去。當這一老一少消失在小島上後,突然從小島四周射出巨大的火龍,直向其船噴來,轟轟的爆炸聲,嚇得英軍連呼帶叫:“中計了,中計了!”再尋找船上的向導,已無影無蹤。喬治東一頭、西一頭亂闖一陣,好不容易才逃走,但還有一艘船觸礁。

喬治狼狽地逃到公海後,淡水、食品都發生了危機,特別是淡水,所存無幾。義律憑自己在中國多年,知道一些小島有淡水,命70多人帶著帆布桶去附近小島取水。眾人來到島上,一見碧綠的泉水,高興極了,每人都痛痛快快地喝起來,喝完後,都捧腹大叫:“痛死了!”紛紛倒下死去,逃回來的人所帶的水也不能飲用,使喬治茫然失措。

廣東水師在林則徐、關天培的指揮下,連連勝利,道光皇帝接到捷報,更加高興。傳諭嘉獎林則徐、關天培及水師們。撥銀5萬兩,賞林則徐玉如意一把,賞關天培寶刀一口。這節節勝利卻遭到穆彰阿等佞臣的嫉妒與不滿。

喬治攻打珠江口多月,毫無進展,還傷亡不少士兵,灰心喪氣。義律建議道,中國政府像林則徐這樣的官員少,我們可以攻打其它地方,比如北上攻廈門。喬治采納了義律的建議北上攻打廈門。廈門是閩浙總督鄧廷楨防守的地方,又遭迎頭痛擊。被擊傷擊沉兵船十餘艘。義律再勸喬治北上攻打定海。定海總兵張朝發、縣令姚懷祥是一對庸庸碌碌的昏官,平日隻知吃喝玩樂,毫無戰鬥準備,結果喬治順利攻下定海,張朝發在倉促應戰中受傷,後不治而死。姚懷祥因定海失守,走投無路自殺身亡。

《南京條約》

正當英國軍艦駛進長江口的時候,吳淞口的兩江總督(江蘇、江西和安徽三省的最高官員)官邸裏,正發生激烈的爭吵。

70多歲的江南提督陳化成激動地說:“總督大人,如果我們不做好準備,洋人打過來怎麼辦?”

“洋人來了,我們也不能打。”總督牛鑒怪聲怪氣地說,“關天培和洋人打得多激烈,虎門還不是失守了。”

陳化成見牛鑒是個貪生怕死的賣國賊,知道再勸他也沒什麼用了,便氣憤憤地離開總督官邸。臨出大門時,他對牛鑒說:“既然總督大人不敢應戰,我陳化成隻好以死保衛吳淞口了!”

自從離開廣州,英國軍隊一路上燒殺搶掠,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盡管各地軍民英勇抵抗,可是由於官府腐敗,廈門、鎮海和寧波都丟了。現在英艦已經開到了吳淞口的長江水麵上。吳淞口炮台有東西兩座,兩炮台由陳化成親自駐守。

陳化成剛回到炮台,就聽江麵上傳來了隆隆的炮聲。他向遠處一望,隻見無數隻英國軍艦正朝炮台撲來。“馬上準備,打跑洋鬼子。”陳化成一邊下命令,一邊和炮手們調準大炮,瞄向遠方江麵。

英國軍艦越來越近,就連桅杆上的米字旗(英國國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陳化成大吼一聲:“放炮!”“轟轟”隨著一陣炮彈的轟鳴,前麵的幾艘軍艦立刻冒了煙兒,船上高掛的米字旗也被打成碎片兒,在硝煙中飛散。

“轟轟”又是一陣密集的炮彈打向江南。前麵那幾艘軍艦還沒來得及逃跑,就沉進了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