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林則徐聯民抗英(3 / 3)

這時候東炮台的清兵深受鼓舞,也朝洋鬼子猛烈的開起火來。炮彈雨點般地打向敵艦,璞鼎查不得不下令英國艦隊迅速後撤。牛鑒正要準備溜走,聽說陳化成打退了洋人的進攻,也頓時來了精神。不過,他想的並不是怎麼樣徹底地打垮洋鬼子,而是要趕快趁機搶點功勞。他鑽進八抬大轎,領著人急急忙忙地朝炮台奔來。

牛鑒來到江邊時,英國艦隊發起了第二次進攻。璞鼎查一見江岸上出現了大隊人馬,便下令朝岸上開炮。隨著炮彈爆炸的巨響,隊伍裏立刻亂了起來。有一顆炮彈竟把牛鑒的轎子掀去了一半兒。這家夥正洋洋得意地想著美事兒,卻不料一下子被翻倒在地上。他還以為是洋鬼子已經衝上岸了,便不顧渾身骨頭摔得生疼,連滾帶爬地鑽進了亂嘈嘈的人群。士兵們一見當官的都這副怕死的模樣,也紛紛四處奔逃。別看牛鑒這個蠢貨打仗沒本事,逃跑倒挺內行。他甩掉朝服和頂戴花翎,將被炸死的一個清兵的衣服扒下來就披在了身上。

鎮守東炮台的清兵看見總督大人隻顧自己逃命,便也沒有抵抗洋人的勁頭兒。一個個爭先恐後地逃下了炮台。西炮台的一些清兵一見這情景轉身想溜。陳化成憤怒地揮刀砍死了其中一個,然後大聲吼道:“誰敢逃跑,這就是下場!”

清兵們不敢亂動了,可是這時候炮彈又出了問題。許多炮彈根本打不響。英國軍艦便趁機瘋狂地向炮台撲來。同時,一部分洋鬼子從沒人看守的東炮台上了岸,從背後向陳化成包圍過來。

陳化成見前後都是敵人,便鼓勵士兵們說:“弟兄們,皇上把炮交給了我們。如果我們活著,炮台卻丟了,我們還有什麼臉麵去見皇上和鄉親父老們呢!今天,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在炮台上。”說著,他拉開一名犧牲了的炮手,瞄準了一艘撲來的英艦,拉燃了大炮。沒想到這顆炮彈沒有打出去,卻在炮膛裏爆炸了。大炮一下子炸裂,陳化成的臉和前胸都被炸傷,就連眉毛和胡子都被血染成了紫紅色。

這時候,後麵撲來的洋鬼子已經衝上了炮台。他們哇哇怪叫著朝陳化成殺來。陳化成不顧自身的傷痛,揮舞著大刀與敵人拚殺起來。他一連劈死了3個洋鬼子,在他正在撲向第四個時,一顆炮彈突然在他麵前爆炸了。這位70多歲的老英雄倒在了血泊裏。

“為陳大人報仇”清兵們見陳化成死得如此壯烈,群情激慨、義憤填膺。最後,將士們全部英勇犧牲。鮮紅的血水染紅了炮台,也染紅了炮台周圍的江南。

攻下吳淞口後,英國繼續沿長江向內地侵犯。他們踏著中國人民的鮮血,把繁華的水鄉城鎮燃燒成一片片瓦礫。最後,洋鬼子們一直殺到了南京城下。

在北京享福的道光聽說洋人都打到南京了,嚇得差點兒要了命。可是這個昏庸的皇帝,不但不竭盡全力去同侵略者決戰,相反卻派耆英等人去和洋人和談。

在敵人大炮的威脅下,耆英等人全部答應了洋鬼子的無理要求,從而簽訂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個條約規定,中國把香港割讓給英國,賠償英國各種損失2100萬元。同時,英國人正式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胡作非為的權力。這樣,這次鴉片戰爭就以英國人的勝利結束。從此,中國開始淪為洋人的半殖民地。

《南京條約》簽訂以後,腐敗的清王朝為了償還給英國的賠款,更加殘酷地剝削貧苦的老百姓。老百姓本來就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這下就更沒了活路。朝廷不讓老百姓活下去,老百姓就自己找活路。鴉片戰爭後不久,就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