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海洋也多新鮮事(2 / 3)

不過,到了南海,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很奇怪,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南海中,我們習慣的冬冷夏熱的季節概念逐漸不適用了。在西沙群島,最冷的時間雖然還在冬季,但最熱月份已不是七八月份,而提前到五六月份來了。再往南去,在南沙群島海域,最熱月份提前到4~5月份,等到9~10月份,氣溫又是一個次高點,這樣,七八月和一二月一樣,反倒成了全年的低溫季節,也就是說,這裏一年中的氣溫變化已經不是一高一低的一個波,而是二高二低的兩個波了。不過最熱月和最冷月的溫差不大,南沙群島不過2℃,南海最北部也不過8℃左右,比起最北部渤海和黃海北部氣溫年較差26℃~28℃來,那就小得多了。

為什麼赤道及其附近的熱帶地區氣溫年變化有兩個波呢?

原來,氣溫是隨著太陽高度的高低而變化的。氣溫最高的月份,一般出現在太陽達到最高點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大陸上延後得短些,海洋上延後得長些。在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總是夏季高而冬季低,一年一個波,所以氣溫也是冬冷夏熱,一年一個周期。在北回歸線以南,南回歸線以北,太陽每年有兩次經過天頂,對北半球來說,一次是在夏至前(往北階段),一次是在夏至後(往南返階段)。在南海北部,太陽兩次經過天頂的時間相隔較短,所以氣溫還反映不出兩個波來,到了赤道附近,至少要在北緯15°以南,第一次太陽過天頂在4月,第2次在9月,這樣氣溫變化就清楚地反映出兩個波來了。

位於赤道附近和熱帶緯度的南海諸島,太陽一年到頭每天總在頭頂上,你以為一定熱得不得了吧?

不,南海諸島最熱月的平均氣溫才28℃~29℃,和大陸上東南沿海的夏季溫度相仿,比南方內陸還要略略低些。例如,西沙群島最熱月份中,每日午後最高氣溫平均才31。5℃,還沒有沿海的廈門、汕頭高呢,比南方內陸差得更多,例如,南昌、長沙、衢縣都高達34℃以上,再如,西沙群島自從建立氣象站以來,20多年中還沒有出現過35℃以上的溫度,可是我國最北的漠河鎮,也就是在西沙群島以北4000公裏的大陸上,倒出現過35。5℃的溫度!

所以,南海諸島上雖然熱季長些,甚至全年氣溫都比較高,可是並沒有十分炎熱的天氣。當然,在強烈陽光照射下,那也是很熱的,日曬稍久就要脫皮,海船的甲板可以曬得燙人,甚至膠鞋踏上去,會融軟發黏。但是在陰影下,不論海島上,還是船舶上,海風陣陣,又會使你覺得十分涼爽。

比起大陸氣候來,海洋上不僅冬暖夏涼,而且夜暖晝涼。也就是海洋上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之差,即氣溫日較差也比大陸上要小。在大陸上,天津全年平均的氣溫日較差是9。6℃,可是同緯度遼東半島尖上的大連隻有6。9℃,比天津小2。7℃;江浙沿海的嵊泗列島,年平均氣溫日較差隻有4。8℃,比大陸上的浙江杭州小了3。2℃;但最典型的還是上述渤海油田8號平台,因為鑽井平台麵積很小,可以認為不受陸麵影響。例如,8號平台最熱8月的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是26。6℃和23。7℃,也就是平均氣溫日較差隻有2。9℃,而同期內陸天津市的平均氣溫日較差高達8。1℃(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為30。5℃和22。4℃)。即8號海洋平台比內陸天津小了5。2℃!

在特殊天氣情況下,海洋上會出現氣溫整天不變或者基本不變的情況。例如,1966年春作者在黃海北部的一個小島大鹿島上,因為連刮幾天三四級的偏南風,整天氣溫保持在4℃上達2天之久。這種情況在大陸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和沙漠氣候“早穿皮襖午穿紗”,一天中氣溫劇變攝氏20多度相比,真是極為鮮明的對照!

海水滔滔雨水不多

大家看了這個題目,可能會覺得奇怪。海洋上水分蒸發旺盛,水汽充足,雨水怎麼會少呢?

其實,情況就是這樣,除了一些特殊的地區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暖洋流和北太平洋黑潮等暖洋流上,雲雨豐盛之外,大部分海區上的雨量,都比相鄰陸地上(當然不是指幹旱沙漠地區)為少。

沒有水汽,是不會下雨的。可是,隻有水汽,也還不一定能下雨。比如,長江中下遊7~8月伏旱季節裏,因為氣溫高,水汽可算得充沛了,空氣中水汽的總含量名列全國第一,但就是缺雨。所以,水汽僅僅是降雨的必要條件之一,還要有另一個必要條件,即氣流上升運動。氣流一上升,空氣體積膨脹,溫度降低,包含水汽的能力減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成為組成雲霧的無數小水滴,水滴逐漸增大,掉下來就是雨。

能造成降水的較大規模的氣流上升,一般有三種原因:一種是冷暖空氣南來北往,兩軍相遇,把比較輕的暖空氣抬升到冷空氣的背上去;第二種是氣流越過海島、山脈,也就把氣流本身抬高了;第三種是熱力作用。太陽出來以後,曬熱了地麵,地麵把近地層的空氣烤熱變輕了,發生上升運動,於是午後在天空生成了許多饅頭、菜花和大山般的雲塊。第一和第二種情況,大陸和海洋上是差不多的,隻有第三種情況不同。

具體說來,大陸上熱對流以地麵最熱、地麵和大氣間溫差最大的午後最強,所以雨多下在午後;而海洋上則以夜間熱對流最強(海洋上夜間海水暖於空氣),雨多下在夜間。但是因為陸上白天地麵和大氣間的溫差比海上夜間海麵和大氣間的溫差大得多,對流也強烈得多,因此雨量也多得多。

同樣,從大陸上移到海洋上來的降雨天氣係統,也會因海洋上對流不發達而降雨強度減小以至停止。另外,海麵摩擦力小,降雨天氣係統移動速度比陸上快,這也使海上雨量偏少。此外還有測量儀器上的問題。海麵、海島上因為風大,風把雨滴吹斜、吹跑,掉入雨量筒中的雨滴減少,也使雨量偏少。當然這是測量誤差問題。

我國沿海島嶼上年雨量比陸地上的偏少程度相差很大,從10~600毫米都有。平均說來,沿海島嶼上的年雨量大約隻有陸地上的60%~90%。長江口以北的沿海島嶼雨量偏少得少些。例如,渤海的長島,比相鄰的山東蓬萊縣要少87毫米,長島年雨量是蓬萊年雨量的87%;長江口以南島嶼雨量偏少比較明顯,特別是台灣海峽偏少得更多。浙江北部舟山群島比寧波年雨量少188毫米,舟山是寧波年雨量的83%,台灣海峽內的福建金門島比大陸上漳州年雨量少606毫米,金門年雨量隻占漳州年雨量的60%。台灣海峽南部的福建東山島,比福建詔安縣年雨量少311毫米,東山年雨量隻是詔安年雨量的76%。廣西潿州島年雨量比北海少312毫米,占北海年雨量的71%,等等。

再如,南海的南沙群島年雨量大約在1000~1500毫米之間。西沙永興島為1506毫米,而同緯度的越南順化達2904毫米,菲律賓首都馬尼拉2027毫米。島嶼年雨量差不多隻有陸地雨量的一半。

沿海島嶼上的降雨日數也比陸地上偏少,一般每年要少3~30天左右,約占年雨日的5%~25%左右,甚至還要多些。

說來奇怪,島嶼的雨量還與島嶼的大小有關。島嶼越大,陸地地麵增溫作用愈明顯,氣層越不穩定,對流強,雨就多;又因為島嶼大,一般地形起伏也大,氣流在山坡上被迫抬升,地形雨也較多。南海諸島地形平坦,海拔隻有幾米,島嶼也不大,所以雨量、雨日都比較少,以致於在終年暖熱的熱帶海洋裏年雨量也隻有1000~1500毫米左右。

海洋上降雨日變化的特點,是夜雨比日雨多。

前麵說過,由於海洋熱容量大,又流動不息,大量蒸發耗熱,所以白天裏海水的溫度升不高。相對來說,海上夜間水溫高而氣溫低,雲層頂部向宇宙空間輻射熱量而冷卻的結果,又加強了海上夜間的對流發展,所以海上夜雨多於白天。例如,作者曾經統計過遼寧大連,山東成山頭、石島和河北秦皇島四站的夏季雨量日變化(因為雨量日變化以多雨的夏雨季最明顯)。這四站7~8月份,白天大約11時~21時之間每小時的平均雨量都隻有5毫米左右,但從22時起雨量開始急增,到早晨8時左右,每小時平均雨量達到15~16毫米,也就是夜雨量為日雨量的3倍多。越是遠海小島,這種規律越明顯。

有趣的是,越南沿海有些地區,因為夜間在海上發展起來的雷雨雲,日出後又可能移到海岸上空,所以這些沿海地區雷雨的活動反而是在早晨最多。

大海上夜雨多。同樣道理,內陸大型湖泊水麵夜雨也較多些。例如,青海省的青海湖地區夜間雲雨較多,夜雨與日雨量之比也達到了6:4,甚至更大些;洞庭湖畔的瀟湘夜雨,大概主要也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海中河流創世界奇跡

前麵說過,在我國雲南中部1000~1500米高度山區的山頂山脊部位,有著令人向往的真正四季如春氣候。其實這種氣候在溫帶海洋上也有。這是因為,溫帶海洋上夏季因太陽不太高,加上海洋的調節可以使它的平均氣溫不超過22℃;而冬季太陽又不太低,海洋能調節氣溫使它不降到10℃以下;海洋上氣溫的晝夜變化又很小,因此溫帶海洋上(不包括近海)便有真正四季如春氣候。

但是,海水並不是靜止的。海洋中常有巨大的河流——洋流。洋流也有冷暖之分。強大的極地冷洋流衝到熱帶去,使那裏成了同緯度上最冷涼的地方;熱帶洋流流到了中高緯度,便往往是同緯度上最溫暖的海區。

世界上最強大的洋流有四條,兩暖兩寒。兩條暖洋流分別是北大西洋上的墨西哥灣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的黑潮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從北美墨西哥灣流向西北歐沿岸。這支暖流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暖洋流。它把1月平均氣溫的O℃等溫線送進了北極圈,甚至超過了北緯70°,使得這裏成為世界同緯度上冬季最暖和的地方。它在北極圈以北製造了許多著名的不凍港;把喜暖怕冷的常綠闊葉樹北界也北推到了北緯50°以北,使溫帶緯度的英國竟然也有亞熱帶的闊葉長綠樹,創造了世界植物分布的奇跡。北太平洋的黑潮暖流從台灣以東,經日本以南流向北美洲西海岸,也把0℃等溫線推進到了阿拉斯加南岸,大約北緯60°附近。

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條寒流分別位於南美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附近。它們都是從圍繞南極大陸的強大西風漂流中的北上分支。以非洲西岸的本格拉寒流為例,在南緯23。5°附近,非洲東岸的莫桑比克的伊尼亞巴內,最熱月平均氣溫26。6℃,最冷月平均氣溫19。9℃,是典型的長夏無冬熱帶氣候。可是西岸的本格拉寒流一路上顯著地降低了非洲南部西海岸的水溫和氣溫。同樣位於南回歸線(南緯23。5°)的納米比亞鯨灣,最熱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分別隻有18。4℃和12。7℃。本格拉寒流竟然在熱帶緯度上製造出了四季如春的溫帶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