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幅等。立體廣告分為霓虹燈、廣告柱以及廣告塔燈、燈箱廣告等。設計製作精美的戶外廣告成為一個地區的象征。
戶外媒體能夠很好的樹立和強化品牌廣告,保持品牌一個良好的形象和市場份額,讓目標受眾能夠感受到品牌的實力和人氣。這種投放方式,特別是對名氣不是很響的國內品牌來說,將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
一:路牌廣告對地區和消費者的選擇性強。
路牌廣告一方麵可以根據地區的特點選擇廣告形式,另一方麵,路牌廣告可在經常城內活動的固定消費者提供反複的宣傳,使其印象深刻。
二:路牌廣告具有一定的強迫性質
可以較好地利用消費者外出途中,將一些設計精美的廣告呈現在眼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易接受廣告。路牌廣告
三:路牌廣告表現形式
表現形式豐富多彩,還可以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
四:路牌廣告內容單純
能避免其他內容及競爭廣告的幹擾。
戶外媒體能夠很好的樹立和強化品牌廣告,保持品牌一個良好的形象和市場份額,讓目標受眾能夠感受到品牌的實力和人氣。這種投放方式,特別是對名氣不是很響的國內品牌來說,將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
有的高層建築屋頂廣告,布局混亂,尺度失調,使得原本的建築形式美感喪失,路牌廣告
城市空間形象受到損傷。許多臨街建築完全被廣告畫麵所吞噬,建築物的采光、通風等使用功能喪失,建築成為廣告的附庸品。這種情形在商業密集區域比較常見,比如武昌廣埠屯的電腦城。
路牌廣告在尺度、色彩、質量、形式上參差不齊,與城市街道、城市建築、城市色彩的協調性不好,缺乏整體美感,影響城市市容。
光汙染嚴重。很多路牌廣告地處黃金路段,為了充分發揮廣告效益,有的甚至是通宵達旦地照明,對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也是很大的能源浪費。
圖形最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所以圖形設計在戶外路牌廣告設計中尤其重要。圖形可分路牌廣告
廣告圖形與產品圖形兩種形態。廣告圖形是指與廣告主題相關的圖形(人物、動物、植物、器具、環境等),產品圖形則是指要推銷和介紹的商品圖形,為的是重現商品的麵貌風采,使受眾看清楚它的外形和內在功能特點。因此在圖形設計時要力求簡潔醒目。圖形一般應放在視覺中心位置,這樣能有效地抓住觀者視線,引導他們進一步閱讀廣告文案,激發共鳴。除了圖形設計以外,還要配以生動的文案設計,這樣才能體現出戶外廣告的真實性、傳播性、說服性和鼓動性的特點。廣告文案在戶外廣告中的地位十分顯著,好的文案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的設計完全不同於報紙、雜誌等媒體的廣告文案設計,因為人們在流動狀態中不可能有更多時間閱讀,所以戶外廣告文案力求簡潔有力,一般都是以一句話(主題語)醒目地提醒受眾,再附上簡短有力的幾句隨文說明即可。主題語設計一般不要超過十個字,以七八字為佳,否則閱讀效果會相對降低。一般文案內容分為標題、正文、廣告語、隨文等幾個部分。要盡力做到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惜字如金、反複推敲、易讀易記、風趣幽默、有號召力,這樣才能使戶外廣告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央視2012黃金資源廣告招標總額超142.57億元,創18年新高,同比去年增長15.8億元,增長率12.5%。(新浪財經 11月8日)
中央電視台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在公布中央電視台2012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數據時說,中央電視台廣告招標預售曆來被視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這次央視2012廣告招標預售顯示了廣大客戶對市場的信心,同時表現了廣告業的良好發展態勢。
不久前,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對於文化產業的一員廣告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在良好的發展機遇麵前,我們是否看到了當前廣告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呢
首先,隨意插播廣告。電視節目、網站、廣播、電影……總少不了廣告的身影,而且頻次越來越多。或是在精彩處突然進廣告的,還有廣告時間特別長的。《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八條“播放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保持廣播電視節目的完整性,除在節目自然段的間歇外,不得隨意插播廣告。除19:00至21:00以外,電視台播放一集影視劇(一般為45分鍾左右)中,可以插播一次廣告,插播時間不得超過2.5分鍾。”但在商業利益下,這個又有多少地方遵守了呢
其次,亂寫亂畫亂張貼廣告。“有房出租”、“辦證”、“黑車”等等小廣告從垃圾箱到公廁,從電線杆到樓道,還有牆壁上、電話亭上、指示牌上,簡直無孔不入。這些“牛皮癬”不僅難清除,而且汙染人們的生活環境。
然後,還有廣告宣傳單漫天遍野地發。廣場上、大街上,甚至在學生宿舍裏都能源源不斷地收到各種廣告宣傳單。不少人對這種廣告宣傳單非常厭煩,收到了就扔垃圾桶裏,或者直接不予理睬。
最後,有些廣告內容低俗不堪,還有些廣告浮誇,誤導消費者。例如湖北某醫院、四川某婦科醫院以及沈陽皇姑區第一人民醫院,公然將國產係列兒童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孩子們普遍鍾愛的天真、單純的動畫形象,惡搞為人流廣告的主角,不僅涉嫌違反相關法規,而且荼毒兒童心靈,影響對兒童的教育。而廣告浮誇的更是不在少數。
廣告業要發展,但不要泛濫。產品需要通過廣告來宣傳自己,打造品牌。但不是通過反反複複出現,刺激公眾視覺就能吸引大量消費,泛濫的廣告會讓我們視覺疲勞,心生厭煩。筆者以為,優秀的廣告或許隻需要出現一次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隻有產品質量過硬,消費者才會信賴你,持續買你的產品。
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作為資源消耗少、環境汙染少、附加價值高、發展潛力大的“綠色產業”,相對於傳統產業具有較強的拉動性和“溢出效應”,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
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網絡廣告也隨之進步,不同的廣告商業模式日趨成熟,網絡廣告本身的價值也在穩步提升。廣告主對網絡廣告的效果開始從單純的注重流量和點擊轉變為越來越注重受眾對產品廣告瀏覽點擊後的行為,廣告主已經從“購買媒體”向“購買消費者”轉變。
網絡廣告的發展趨勢體現出了以下幾個方麵:
1)傳統的網絡廣告已無法滿足廣告主需求。按鈕、旗幟等傳統廣告依然是各網站的主要廣告資源,也是品牌廣告主的選擇之一。但由於廣告主對網絡廣告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常規網絡廣告隻是類似於平麵廣告介紹宣傳的功能已不能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廣告主開始注重網絡廣告的互動性和目標性,很多以前的常規廣告的大廣告主正逐漸改變自己的投放策略,網絡廣告從單純的“廣告”向“營銷”轉變。
2)效果營銷廣告發展迅速。隨著廣告主對網絡受眾體驗的重視,和對網絡營銷直接產生效果的要求,效果類營銷廣告發展迅速。CPC(按點擊付費)、CPM(按瀏覽量付費)、CPS(按銷售額提成)、CPA(按注冊用戶付費)等各種效果類廣告形式迅速興起,如以凡客,京東商城為代表的電商類廣告主通過此類營銷方式直接獲得了大量的訂單,而網站也獲得了廣告主按訂單金額支付的廣告費用。效果營銷廣告成為各網站常規廣告的有力補充,極大程度避免了剩餘流量的浪費。
3)富媒體類廣告開始大幅拓展市場。富媒體廣告是指利用先進的技術製作的形式各異的浮層類廣告。包括全屏收縮,底部浮出,視頻彈出,視頻前貼片等。富媒體廣告形式新穎,受網民關注度高,點擊率和轉換率也相對比常規廣告更為明顯。富媒體從2008年開始大幅拓展市場,現在已成為各個網站必備的廣告形式。
4)移動互聯網廣告開始發力。隨著三網融合的進一步推進,智能手機的價格下降,智能手機係統的逐步完善,移動互聯網廣告也開始啟程,特別是基於apple和android平台的客戶端的應用,已開始成為新的網絡廣告的戰場。
5)精準定向廣告技術日益成熟。隨著廣告係統的進步和發展,用戶信息的采集精確化程度的強,精準定向廣告技術日益成熟,廣告的發布可以通過網站的數據庫,精準定向到某個地區,或者某個類別的人群,甚至可以達到重複篩選定向的效果,更為精確的使信息傳達到最具潛力的受眾中去。
6)技術已成為決定網絡廣告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從baidu通過搜索競價廣告一舉趕超新浪,到視頻網站的崛起開始搶奪電視媒體的廣告份額,在一定意義上,技術已經從單純的“創意”廣告到“策動”市場,誰能洞察到網絡廣告市場的潛在需求,並能從技術上不落後或取得先機,無疑將掌握更多的資源和贏得更多的廣告主的青睞。
附錄十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
廣告是某種特定的需要,自從有了商品生產和交換,廣告也隨之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是通過聲音進行的,叫口頭廣告,又稱叫賣廣告,這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廣告形式。早在奴隸社會初期的古希臘,人們通過叫賣販賣奴隸、牲畜,公開宣傳並吆喝出有節奏的廣告。古羅馬大街上充滿了商販的叫賣聲。古代商業高度發達的迦太基——廣大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區,就曾以全城無數的叫賣聲而聞名。
商標字號也是古老的廣告形式之一。商店的字號起源於古城龐貝。在古羅馬帝國,人們用字號標記來做角鬥和馬戲團表演的廣告。商標字號都是象征的,如古羅馬的一家奶品廠就以山羊作標記;一條騾子拉磨盤表示麵包房;而一個孩子被鞭子抽打則是一所學校采用的標記。在中世紀的英國,一隻手臂揮錘表示金匠作坊;三隻鴿子和一隻節杖表示紡線廠。倫敦的第一家印地安雪茄煙廠的標記,是由造船木工用船上的桅杆雕刻出來的。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廣告的國家之一。早在西周時期,便出現了音響廣告。《詩經》的《周頌有瞽》一章裏已有“蕭管備舉”的詩句,據漢代鄭玄注說: “蕭,編小竹管,
如今賣餳者吹也。”唐代孔穎達也疏解說:“其時賣餳之人, 吹蕭以自表也。”可見西周時,賣糖食的小販就已經懂得以吹蕭管之聲招徠生意。
在我國古代繼音響廣告之後而出現的則是“懸幟”廣告。《韓非子外儲說》說到“宋人有詁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著。”這是我國酒家和酒旗最早的記錄。酒店開設在固定場所,為了招徠顧客,拋出“一麵酒旗,這也就是吸引主顧的廣告形式。這種形式後來沿用不斷,如唐代張籍有“高高酒旗懸江口”,杜牧有“水村山郭酒旗風”等詩句。《水滸傳》裏也有這樣描繪:“武鬆在路上行了幾日……
望見前麵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麵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跡:‘三碗不過崗’。”《元曲後庭花》中“酒店門前三尺布,過來過往尋主顧”,不但說明了酒旗的尺寸,還說明了酒旗的作用。除了酒旗外,其他行業也有各種標誌性的廣告形式。據《費長房》中說“市有老翁賣藥,懸壺於肆頭”。就是用胡蘆作為藥鋪的象征性標誌,懸掛街頭或藥鋪的門前。這裏的“懸旗”、“懸壺”
給人以非常醒目的視覺效果,用現代話說,就是“招牌廣告”。
◇印刷術的發明開創了廣告的新紀元
我國畢升最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最早的工商業印刷是北宋時期(公元960年—l127年)濟南劉家針鋪的廣告銅版,現存於上海博物館。這是至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廣告物。印刷術從中國傳到西方後,使西方廣告進入了新的階段。
1473年英國第一個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了許多宣傳宗教內容的印刷廣告,張貼在倫敦街頭,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廣告,比我國北宋劉家針鋪印刷廣告晚三、四百年。
1622年英國尼古拉斯布朗和托瑪斯珂切爾創辦了第一份英文報紙《每周新聞》(Weekly News)在倫敦出版。在這一年中,有一則書借廣告。
1650年在有關“國會的幾則訴訟程序”一欄裏,登出某家12匹馬被盜的尋馬懸賞啟事。以後,在1710年阿迪遜和斯提爾又在《觀察家》雜誌中刊登了有關推銷茶葉、咖啡、巧克力、書刊、房產、成藥拍賣物品、以及轉讓物品的廣告。
美國獨立前,於1704年4月24日創辦的第一家報紙《波士頓新聞通訊》(Boston News
Letter)就刊登了一則向廣告商推薦的報紙為宣傳媒介的廣告。被認為是美國廣告業之父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1729年創辦的《賓夕法尼亞日報》,把廣告欄放在創刊號第一版社論的前頭。首次刊登的是一則推銷肥皂的廣告。在整個殖民地時代美國的報紙中,《賓夕法尼亞日報》的發行量和廣告量上都居首位。在這家報紙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推銷船舶、羽毛製品、書籍、茶、等商品的廣告。富蘭克林既是一個廣告作家,又是廣告經理和推銷員,他所選寫的一篇最著名的廣告作品要算為賓夕法尼亞壁爐廠所作的推銷廣告了。這種壁爐後來定名為“富蘭克林爐”。
廣告是這樣寫的:
帶有小通風孔的壁爐能使冷空氣從每個孔源鑽進室內,所以坐在這通風孔前是非常不舒服並且是危險的——而尤其是婦女,因為在家裏靜坐的時間比較長,經常因為上述原因致使頭部受風寒、鼻流清涕,口眼歪斜,終至延及下頜、牙床,這便是北國好多人滿口好牙過早損壞的一個原因。
從上述的廣告裏可以看到:富蘭克林和當代巧妙的廣告作家一樣,強調使用產品的收益,而不是單純介紹產品。
到1830年,美國已有l200種報紙,其中65種是日報。許多報紙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廣告。從1830年—1850年間是便士報時代,因為每份售價一便士,價格低廉,銷路增加,對廣告的效力,也相應提高。在報紙廣告盛行的同時,雜誌廣告也不斷增加,並出現了廣告代理商和廣告公司。
廣告業的發展前景
中國廣告業現豐正處於轉折時期,值得關注的基本情況是:
隨著中國企業的成長,廣告主正走向更高、更長遠的目標。中國大部分優秀企業更強、更大,邁向國際化。廣告主正在追求更高、更長遠的發展。
中國第三代消費群興起。21世紀中國消費群體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長大。新消費群體的特征是:感性消費趨勢上升;重視和突出個性化;對價值的關注超過對價格的關心;受品牌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廣告活動必須更重視這些新的消費者對象。
IT技術互聯網對傳統廣告的衝擊。IT技術的發展,國際互聯網對傳統廣告的衝擊,網絡行銷使銷售、促銷乃至傳播將會產生深遠的變化,包括:銷售方式改變;促銷方式改變;傳播方式改變等。
品牌主義:跨國廣告商以創建中國品牌為最大賣點
所謂"品牌主義",其特點是以建立和發展品牌為廣告的目標;追求長期的廣告效果;重視形成差異化的優勢;廣告公司的作用和價值是提升產品為品牌,典型說法是"品牌管家"。
"品牌主義"是跨國廣告公司謀取中國市場的首要工具和最大賣點。進入90年代以來,跨國廣告公司戰略有重大變化,相繼提出品牌主張為競爭製高點,如奧美提出"品牌管家"薩奇提出"全球品牌策略";電通提出"品牌傳播";達彼思提出"品牌論";智威湯遜提出"整合品牌建立";精信提出"品牌性格"。
奧美中國公司總裁宋秩銘提出"致力於協助客戶創立、培育和發展品牌"(《國際廣告》1997.1);盛世長城前任首席執行官黎景輝提出"構築中國品牌長城"(《名牌時報》1998.4.17);盛世全球首席執行官K?羅伯特提出"中國品牌應成為世界冠軍"(《名牌時報》1998);精信總裁陳一枬提出"幫中國建立世界級的名牌"(《中國經營報》1997.10),"用品牌衝鋒陷陣"(《國際廣告》1999.3)。
廣告公司怎樣表現自己的價值,為客戶賣產品出謀劃策,隻是小價值;廣告公司的價值在於通過把企業的產品轉化為品牌,這樣在客戶的眼中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價值。
如何贏得主動
或有人問:目前中國市場環境造成了市場競爭以價格戰為主,而且,企業如果沒有銷量,就不能生存,又談何"品牌主義"呢強調轉向"品牌主義",是否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