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6)(2 / 3)

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踐的觀點、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原理,教師必須要重點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比如,在本體論中,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基本派別及其代表人物;在認識論中,反映論、先驗論、實用主義,唯心史觀的派別及其基本觀點;在資本主義形成中,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麵的對比;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斷、國際社會主義的發展與帝國主義的新特征之間關係;在社會主義形成中,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觀點,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與東歐社會主義道路形成的不同,中國社會主義的形成、發展與蘇聯的關係;在共產主義理想中,人類關於各種理想社會的設想。這些都是學生在自學過程必然會遇到的問題,而他們又很難掌握,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重點講授。

二、 哪些內容是主要由學生自學,教師簡單歸納的呢

實際上,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並不是完全空白的,他們大多數對哲學也有一些初級的、模糊的常識,財大的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相關的內容有很深刻的理解,他們對科學社會主義也有較多的理解。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由於課時有限,這些內容可以安排學生自學。比如,在《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中,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係、實踐的基本形式、規律的基本特征,人的主觀能動性等等;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真理和謬誤的關係等等;在曆史唯物主義中,社會形態的更替的一般規律及其形式,如何評價曆史人物等等;在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批判中,價值規律的內容及其意義,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經濟全球化等等;在社會主義建設和共產主義理想中,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評價,社會主義相對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優勢;共產理想與社會主義現實的關係等等。我覺得這些內容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或學生講授的形式來進行,因為根據經驗,學生也有一定表現欲望,也想積極參與教學中來。但是教師必須要進行邏輯的梳理,將其真正地融入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來。

三、哪些是由學生自學,老師隻作檢查的

由於課時有限,即使通過以上方式,也有某些內容無法兼顧的,主要一些相關曆史背景的知識。比如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辯證思維方法和科學思維方法、認識與實踐的統一,黨的群眾路線、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等等。還有就是要求學生運用理論的問題。我建議用作業和小論文的形式來檢查。

根據以上的設想,教師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必須建立起流暢的師生課餘交流通道,我主要是以郵箱的形式來進行的。

我相信,按照以上規劃,精心準備,應該可以基本解決,至少可以大大緩解課時少而教學內容多之關的矛盾。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德育功能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春梅

【摘 要】“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新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曆史教育角度承擔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綱要”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在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理想、信念等方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德育功能做初淺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