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中職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介紹(1 / 1)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裏,恭候老師上課。當老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老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或宿舍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3.同學之間的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獲得良好同學關係的基礎。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學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更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

4.就餐禮儀:就餐時間,在校用餐的同學要注意謙讓,講究公共禮儀。文明就餐,購飯菜應排隊,注意衛生,愛惜糧食,舉止文雅。

第一要注意遵守秩序。在規定的窗口前,自覺排隊購飯,不插隊、代買,對有急事的同學應主動照顧。

第二要注意衛生和珍惜糧食。飯前要洗手和衝洗餐具,不挑食,不亂倒剩飯剩菜,愛惜糧食。

第三要學會尊重和禮讓。尊重炊管人員的勞動,發生矛盾時,要學會謙讓諒解,洗碗時相互禮讓,不搶先、擁擠。

第四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大聲喧嘩,不端著碗走來走去,不發出過大的吃飯聲音。吃相要文雅。

5.宿舍禮儀:宿舍是同學們共同生活、休息的場所,在宿舍中,要相互尊重,相互關心,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宿舍要保持整潔、安靜、做好值日,搞好環境布置。未經許可不得動用他人物品,坐臥他人床鋪。使用洗手間要講究衛生,節約用水。準時作息,同學生病或遇到困難,要主動關心、照顧、幫助。愛護公用物品,當與同學發生矛盾時,要學會克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說明道理,達成諒解。當其他同學之間鬧矛盾時要幫助和解。

6.集會禮儀:注意站姿、坐姿,不東倒西歪;注意聽講,不交頭接耳,不做不相幹的事情;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注意衛生,不隨地拋擲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