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誠實的孔子(1 / 1)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魯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有一回,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問題。孔子看了覺得挺有趣,就對學生子路說:“過去聽聽孩子們在辯論什麼,好不好?”

子路撇撇嘴說:“黃毛小子能說出什麼正經話來。”

“掌握知識可不分年齡大小。有時小孩講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負的成年人要強得多呢。”

子路紅了臉,不敢說什麼。孔子和藹地說:“我叫孔丘,看見你們爭辯得這麼熱烈,想參加進來,可不可以呀?”

“原來你就是那個孔夫子呀,聽說你很有學問。就請你來給我們評一評,看誰說得對!”兩個孩子說。他們都爭先恐後地對孔子說自己的看法。

孔子笑著說:“別急,一個一個地講。”

一個孩子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我說早上近,他說中午近。你說說是誰對呢?”

孔子想了一會兒說:“我過去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敢亂講,先請你們把各自的理由講一講吧。”

一個孩子說:“你看,早上的太陽又大又圓,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誰都知道:近的東西大,遠的東西小。”

另一個孩子說:“不對!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一點也不熱,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一樣燙人,這不就說明中午的太陽近嗎?”

說完,兩個孩子一齊看著孔子,說:“你來評評吧。”

孔子難住了,想了半天,覺得兩個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分不清誰對誰錯。於是他承認:“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以後我向更有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

兩個孩子哈哈大笑:“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你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說完轉身跑走了。

子路不服氣地說:“您真應該隨便講點什麼,肯定能把他們鎮住。”

孔子說:“不,不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不懂,怎麼能聽到這番有趣的道理呢。學習上,我們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隻有抱著這種誠實的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言行導航

孔子以大智者的身份,虛心聽取小孩辯論的內容,並且坦言回答不了小孩的問題,實在是難能可貴。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或欠缺的地方,即使是名望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懂,並不是丟人的事情。

而那種不懂裝懂的人,到頭來隻能是誤人誤己,被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