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是宋代的史學家、金石家、思想家、文學家。
一天,宋仁宗宴請群臣,叫每人作詩一首,並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說:“誰作得又快又好,就把這塊玉佩賜給誰。”
歐陽修和宋祁都是朝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宋祁才思敏捷,一揮而就。仁宗看了他的詩作後非常滿意,正要將玉佩賜給他,不想歐陽修這時也作好了一首詩。仁宗一看,覺得歐陽修的詩更加出色,就改變主意,將玉佩賜給了歐陽修。此後,宋祁對歐陽修總有些怨氣。
一次上朝時,仁宗問及歐陽修編寫《新唐書》的情況。《新唐書》是歐陽修與宋祁合編的,仁宗認為宋祁的文風太過華麗,讓歐陽修進行修改。本來就有怨氣的宋祁,知道這個消息後更加鬱悶,便到戶外散心。
路上,仆人提醒他:歐陽修也許會趁修改書稿之際加以陷害,所以必須小心提防。宋祁左思右想,卻又無計可施,在長籲短歎間,忽見一隊人馬迎麵而來。這隊人馬在一家茶樓前突然停下,一個年輕姑娘從一輛豪華馬車的車窗裏探出頭來,叫了一聲:“宋大人!”
宋祁連忙轉過頭,見那姑娘微微一笑,隨即縮回頭去,放下車簾。宋祁非常得意:“哈哈!真沒想到,這時還有人記得我宋祁?!”頓時詩興大發,仆人趕緊筆墨伺候。宋祁揮筆寫就了一首《鷓鴣天》,當即讓仆人給送過去。他望著遠去的人馬,得意非凡。
第二天一大早,仁宗召見宋祁,怒氣衝衝地將一張詩箋扔給他。宋祁撿起來一看,正是自己昨天所作的《鷓鴣天》,嚇得魂飛魄散。原來,那回眸一笑的姑娘竟是內廷女官。仁宗大怒道:“早就聽說你為人隨便,現在竟寫出這種浮躁華豔的東西,真不知《新唐書》讓你弄成了什麼樣子?!你回去閉門思過吧!”
灰頭土臉的宋祁回家後,焦慮不安。仆人給他想了個計策:托人向歐陽修求情,讓他不要為難自己。宋祁恃才氣傲,不願向歐陽修低頭,經仆人再三勸說,才答應試一試。有人在歐陽修麵前為宋祁求情,請他手下留情、網開一麵。歐陽修對此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該說什麼好。求情人隻好沒趣地走了。宋祁知道此事後,對歐陽修更是恨之入骨。
過了一段時間,宋祁走投無路,隻好自己硬著頭皮找到歐陽修府上。宋祁吞吞吐吐說出了登門的目的——希望歐陽修不要挑自己書稿的毛病。歐陽修一聽,正色道:“我奉旨修改書稿,是公事,與你私下談論,似乎不大合適。”說完,便高聲吩咐仆人送客。宋祁吃了個逐客令,鬱悶地回到家中,心裏如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隨時等待著厄運的降臨……
幾天後,有人給宋祁報信:歐陽修已把改好的《新唐書》書稿送進宮了。宋祁萬念俱灰,絕望地等待著仁宗的發落。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歐陽修沒有對他的書稿大作修改,還在仁宗麵前為他說情道:“宋祁的詩詞固然浮華,但寫史和寫詩詞有所不同,宋祁的稿子並無不妥,所以沒有多改。”仁宗點了點頭。
歐陽修又說:“按曆朝的規矩,我的官職比宋祁高,《新唐書》應由我一人署名。但此書稿大部分是宋祁所寫,他花了不少心血,我願與他共同署名。請皇上恩準。”聽了他的話,滿朝文武舉座皆驚。
仁宗聽了也有些吃驚:“聽說你和宋祁有點兒小小的不和,怎麼今天倒幫他講話?”歐陽修鄭重地說:“我與宋祁雖無交情,但也不忍奪他的功勞,據為己有。”仁宗非常欣賞歐陽修的寬容大度,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後來,宋祁弄清了來龍去脈,很慚愧,上門向歐陽修謝罪。從此,兩人消除隔閡,成為好友。
言行導航
歐陽修不僅才學過人,而且品行高尚。他沒有因為同宋祁的不和,就借修改《新唐書》的機會來中傷宋祁。更為難得的是,在官本位盛行的古代,他沒有因為自己職位較高,就隻署上自己的名字,還體諒到宋祁寫書的不易,公正地要求與宋祁共同署名。他的行為,對現代人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