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吃飽飯長個(1 / 2)

我看到爸爸在給大伯寫過信,爸爸說:“你也給大伯寫一封信吧?”那時候還小,沒怎麼見過大伯,也不會寫信,在爸爸的教導下,用鉛筆寫了一頁,還從報紙上剪下來一張照片隨信給大伯寄去,爸爸說:“一朵紅花上停著一隻蜻蜒,這照片沒什麼意思。”我說:“你沒看這名字?”“問候,這有什麼意思?”“寫信就是問候。”“這名字顯得很不親密。蜻蜒這名字聽著很不吉利,什麼事情停下都是最不好的。”“蜻蜒隻是一種昆蟲名字,我寫信又沒有什麼事,我不是勤勞的蜜蜂匆忙采花蜜,我就是蜻蜒,大伯就像這朵紅花,我給大伯寫的信就是對大伯的一句問候。”媽媽終日上山上砸石塊,裝火車,最能體會汗水的滋味,對爸爸說:“你不要迷信,誰不盼望清閑?像你坐辦公室記賬很多人羨慕的。”有媽媽助陣,我又說:“如果不寄我剪的圖片,也不能寄我寫的信,如果實際沒寄圖片,又騙我寄了,我寫信問大伯後再也不會給大伯寫信了,爸爸後來隨信也寄了圖片。大伯回信時說非常高興看到我寫的信,還誇我年紀小小非常懂事。

又到了暑假,回到爺爺奶奶家,星期天早上跟著奶奶去教堂做禮拜,奶奶出門前在頭上蓋一條毛巾,走啊走啊走啊,奶奶不會寫字,叫我幫她抄歌詞,我說:“我寫得像大人一點,誰也看不出是小孩寫的。”桌子是寬木板,像學前班的教室,木板不平,我寫得也很不工整,周圍阿姨看了卻說:“小小年紀,字寫得真好。”從教堂出來正是中午,大太陽,奶奶把幹毛巾浸濕,搭在頭發上,我們走呀走呀走回家。我也跟著奶奶去姑姑家,奶奶有時留我自己在姑姑家住幾天,我有時候跟著姑姑一家去田地裏,有時候跟著姑姑去蔬菜地裏摘西紅柿,有時候姑姑把我們送到親戚家,忙完農活再來接。姑姑的家很大,三間房連著,東間是廚房,中間是客廳套有東西兩間臥室,西間擺著姑夫的木工工具和木料。姑姑的廚房很大,手藝也很了不起,炒各式菜都切得又細又小,吃起來特別香,還紅綠搭配得特別好看,弄個雞蛋湯也與眾不同,姑姑家的院子也很大,姑夫和幾位叔叔們在院子裏做木工,耳朵上夾著一支很大紅色的鉛筆,筆芯是扁的,我看到他們把圓木頭鋸斷,再把木板刨平。一到下雨天,姑姑家不但沒有木耳,院子地上還爬出來黑的粉的很多蚯蚓,去門外的廁所,得像在大海裏找島嶼一樣小心,如果雨又快又急,母雞公雞拉的屎就被雨淋成一灘,寸步難移,但是姑姑家的院子裏能看見精彩的火燒雲,天上的雲彩大朵大朵相連,全是帶顏色的,紅色和黃色,連院子都被雲彩照得橙紅。

有時我弟和我都在姑姑家住,爸爸問姑姑說:“這倆孩子在家吃飯省心不省心?”我姑說:“省心。”我姑家哥哥得意地說:“他倆吃飯都很省心,不挑食,我發現他倆不管大碗小碗,都隻吃一碗,從不剩飯也不再去盛,為了叫他倆吃飽,我一開始就給他倆盛夠。”我姑和爸爸聽了一陣笑,我姑說:“小孩子正長個,吃飽飯長大個。”爸爸說:“看來是你姑做飯好吃,幾天不見胖了一大圈。”爸爸常說:“你姑以前在家是巧手,我小時候家裏窮,我和你大伯的衣服和鞋都是你姑做的,還不耽誤去地裏幹農活,在咱全村有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