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探究與創新:點亮理性的光芒(4)(1 / 2)

悠久而優秀的傳統若一成不變沒有創新勢必形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時移勢易,教育要想緊隨時代潮流,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有一種創新精神。創新是一種品質,是理性文化的光芒,是敢於對未知領域進行的探索和研究!胡列博士曾說:“創新思維猶如智慧的燭光,它照向哪裏,哪裏就能透過黑暗,充溢光芒。創新思維投射於蒼穹,勾勒了太陽係的真實麵貌,尋到了海王星,探究了太陽的組成;它投向大地,破解了大地的形狀,稱出了地球的質量,發現了大陸的漂移;它投向微觀的領域,發現元素周期律,發現了微生物;它投向人自身,發現了血液流動的秘密,發現了人類的起源。”隻有在科學精神指引下不斷進行創新,教育才能取得科學地、持續地、良性地發展,而這也恰是其活力與生命力之所在。當今世界範圍內經濟和科技的激烈競爭決定了一個國家要想昌盛必須創新,同樣,一所學校要想持續發展也必須創新,創新就是要淘汰舊觀念、舊技術、舊體製,培育新觀念、新技術、新體製。它的本質在於繼往開來,既要批判地對待舊的,又要批判地評價新的,把過去和未來一起熔鑄在現在裏麵。

“筆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澆開智慧花。”“情通三尺講台外,誌在一寸粉筆中。”這些美麗的詩句都曾是以往學校教育的典型寫照,但是如今的校園,同樣是三尺講台,同樣是“傳道授業”,卻已不再拘泥於以往的傳統形式。方寸之間,即可“坐地日行八萬裏”,領略浩瀚的文化;指尖輕點,即集成書山學海之大成。物化的形式已經被無形的信息傳遞所取代。麵對教育信息化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實驗研究,不斷探索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以現代教育技術為突破口,改革傳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構建現代化教學模式。實現網絡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把信息技術融合到學科教學之中,推進教育改革。

基於此認識,麵對教育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我在辦學中將信息化融入到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實現了校園網絡化、管理信息化,並努力建設“數字校園”。近年來,我們在“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思想引導下,更新觀念,調整思路,在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方麵做出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加大投入力度,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模式趨於完善,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推動了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1學校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之路

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信息化學習、信息化教學和信息化管理已滲透教育管理和教學研究的每一個領域。創造良好的數字化校園環境,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深化素質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全麵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建設的重大課題。

同時,新課程倡導要著眼於學生的終生學習,適應學生發展的不同需要。要密切聯係學生生活和經驗,加強課程與社會科技發展的聯係,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重視發展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因此,信息化建設對於學校建設、發展以及教育教學環境的創設起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我們七一小學信息化建設已達到較高的規模,學校的管理部分實現信息化,為構架一個綜合、統一、規範的信息化平台,實現軟硬件資源一體化、信息共享的最大化、信息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學校提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和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校的全麵發展。

2教學環境信息化——課堂優化之窗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全麵素質,而課堂教學環境的和諧是提升學生素質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搭建了師生與教材、相關教學資源的聯係平台,實現與文本多角度對話和解讀,活化了教學資源,開闊了師生解讀教材的思路和途徑,為學生拓展學習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信息技術為教師了解學生學情搭設橋梁,以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為實現課堂教學的靈活,培養學生的思維,七一小學為加快我校信息化管理進程,實現學校管理工作的跨越式發展,專門設立了信息網絡中心,負責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預算、網絡建設、技術培訓、設備管理維護、資源采集等工作。注重硬件建設,逐步完善教學設施的“教育現代化建設工程”,創造現代化的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基本設施,例如:安裝了多媒體設備、班班都是白板教室、開展網絡資源建設、抓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校園網實現了處處無盲點、無線局域網覆蓋學校、抓好課件開發和特色網站“博客”建設、抓好信息技術應用研究隊伍培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作用等。如今,教師們已經有了每天瀏覽校內網站的習慣,及時察看校內通知書內容和留言,以及學校各部門的工作也都通過協同辦公係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