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哈佛銅像和大學大廳
哈佛大學大廳建於1815年,設計師是查爾斯·布爾芬奇。它在整個建築群中是比較顯眼的,因為哈佛最早的一批建築物多是紅磚白沿,後來這一特點得以延續成為哈佛的風格,而這一建築卻用灰色花崗岩建成,在一片深深的“哈佛紅”中,這幢灰色建築物格外醒目。大廳最初是作餐廳、教室和小教堂之用。目前主要是文理學院院長、哈佛學院院長和學院學生處長辦公的地方。
1884年塞繆爾J.布裏奇將福蘭徹·丹尼爾·查斯特設計的約翰·哈佛的銅像作為禮物送給哈佛大學,在揭幕時,艾略特校長說這尊銅像會教育人們,每一項充滿希望和信念的公正事業都會給短暫而不完美的生活加冕桂冠,增添無限的榮耀。(在銅像的大理石基座上寫著:約翰·哈佛、創立者、1638)
紀念教堂
大教堂樣式的紀念教堂(1870年-1878年)用於紀念那些在國內戰爭期間為聯合而犧牲的哈佛人。教堂十字型翼部牆壁的碑文上刻著在戰爭中犧牲者名單。哈佛學生捐獻了很多蒂芙尼-21和拉法基有色玻璃窗裝點整幢樓。本科生在紀念堂一端的安內伯格餐廳用餐,另一頭的桑德斯劇場舉辦音樂會、演講和表演。1881年,學生們在這裏用最原始的語言表演了被認為是美國的第一場古典戲劇——索夫克拉斯的《伊底帕斯王》。教堂底層的洛克公共用地是本科生集會的場所。紀念教堂(1932年)在新哈佛園北部的邊緣地區。教堂的塔尖在172英尺的空中隱現。教堂裏麵的牆壁上有大理石的題詞,紀念在一戰和二戰中犧牲的哈佛校友。碑上還包括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犧牲的畢業生的名字。
哈佛博物館
哈佛博物館也是哈佛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包括藝術博物館、自然曆史博物館和考古與人類文化博物館等。
哈佛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藝術博物館之一,共分三座,福格藝術館和它的姊妹美術館薩克勒藝術館與賴辛格藝術館容納了世界上最大最多的綜合藝術收藏品,共收藏有15萬份藝術珍品,從古到今,從歐洲、北美、北非、中東到東南亞,範圍極廣。福格藝術館成立於1895年,1911年這裏舉辦了狄更斯在美國的第一場展覽,1927年建成了現在的美術館。除了這些,福格藝術館還包括三個演講大廳、為貯藏而建的斯托斯中心和一個寬闊的純藝術圖書館。福格藝術館主要收集的是西方繪畫、雕刻、素描、照片和印刷品,既有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藝術珍品,也有法國印象派作品。薩克勒藝術館主要收集古代亞洲和宗教藝術品,其中有中國玉器、青銅器、陶器、古畫、佛教雕塑、朝鮮陶瓷、日本浮世繪、印度繪畫、阿拉伯書法、波斯地毯、希臘和羅馬雕塑等等。這裏容納了古代的、亞洲的、伊斯蘭的和後意大利藝術的收藏品,學校的醫學部門也設在這裏。位於沃納·奧托大廳(1991年)的賴辛格藝術館緊鄰福格藝術館,是唯一一所專門研究北歐與中歐的北美藝術館。它主要向人們展示中歐、北歐的藝術,其收藏品主要來自德語國家。
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包括植物博物館、比較動物學博物館以及礦物和地質博物館。植物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經濟植物和藥用植物標本、照片、人工製品和考古資料。其中的植物玻璃模型當屬最稀有的收藏品。該館共有這類模型3000多個,涵蓋840多種植物。模型精致完美,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哈佛考古與人類文化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學博物館,收集了最廣泛的西半球人類文化曆史的記載。這些博物館與哈佛大學的科學研究交相輝映,異彩紛呈。
維德納圖書館
維德納圖書館(1914年)是哈佛圖書館係統的軸心(世界上最大的學術性圖書館),容納了320萬卷藏書,這些書被放置在50多英裏長的書架上。維德納·埃裏諾·埃爾金斯出資支持建築了這所圖書館,這是為了紀念她在泰坦尼克船上罹難的兒子維德納·亨利·埃爾金斯(哈佛大學1907屆學生)。1944年,維德納家族送給哈佛大學一份禮物,是一本古騰堡聖經,那是當時聞名於美國的十本完整或近乎完整的版本之一,共有兩卷,其中每卷642頁,聖經收藏在維德納紀念室裏,與他本人的一些稀有的珍藏品一起存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