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化?一棵小樹苗,長在荒郊野外,它不是文化;把它移栽到自己家的庭院裏,它就成為文化。前者具有天然性,後者具有人為性,所以,天然性和人為性是區分文化和非文化的第一個標準。那麼,具有人為性的是否都是文化呢?不全是。感冒了打個噴嚏,是自然的人為,它不是文化。開會的地點改變了出個通知,它是故意的人為,出通知和通知本身都是文化,因此,自然的人為和故意的人為是區分文化和非文化的第二個標準。我把文化定義為“帶有故意人為的過程與結果”。文化有先進和落後之分,有雅俗之分,有高下之分,“先進的”、“雅的”、“高的”文化就是“文明”。我們平時常說“文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也說“文化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製度文明的總和”。
國內外關於文化的定義相當多,有200多種,分類也相當繁雜。文化有不同的形態,有物質的、精神的、製度的、社會方式的、民族的、習俗的、語言的、文字的、思想觀念的、科學的、技術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文學的、藝術的,等等。文化又有大、中、小之分,大體上說,大文化是物質文明,中文化是精神文明,小文化是文學藝術。
文化創新是國家創新體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要成為創新型國家,離不開文化的創新。而文化創新則離不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與重建,吸收的過程是文化傳承的過程,重建的過程是文化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