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1 / 3)

“話語權”和“知情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橢圓形球體上,每天都會發生一些令人矚目的事件,出現一串新鮮耀眼的名字——這本在情理之中,並不值得人們為此而多加議論。

然而,倘若我們將鏡頭定格在一個特定的時空——21世紀的中華大地,聚焦這個正處在變革、轉型時期的古老國度,探究其中的各種典型事件和人物,我們便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是一件頗有意義、極具價值的事情,它至少能為我們研究當下紛繁的世界提供一把鑰匙,從看似雜亂無序的人和事中,尋找到一種曆史的、必然的邏輯關係。誠如愛默生所言:世界的秘密在於人和時勢的聯係,人製造出時勢,時勢造就了人。

作為一家媒體集團旗下的出版社,我們有責任客觀、公正地行使好自己的“話語權”,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將我們在特殊時期中的所見、所聞、所思,通過圖書的形式全麵、忠實地告知讀者,用我們的“誠信度”,換取讀者朋友的“知情權”……如是,便有了這套“中國聚集叢書”。假如這套以中國的人和事為主要描述對象的叢書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引發讀者透過一些普通的人和事而在更高、更深層次上的思考與評判,我們將感到無比欣慰。

當然,現今的中國,已是一個開放度日益提高、對外交流日趨頻繁的國家,因此,這套叢書中所描述的人和事,既可能出現在國內’也可能發生在海外——在交通工具、通訊方式高度現代化的今天,地球早已成為一個小小的“村莊”;而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其公民出現在“地球村”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一件合乎邏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打造一套新生的叢書不易,試圖讓叢書在讀者心中占據一席之地、最終贏得讀者的青睞更難。我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能夠關心、關注、喜愛、嗬護展現在您眼前的“中國聚焦叢書”,對叢書編纂的得與失給予真摯的批評和建議——我們將把您的每一項意見都視作珍寶,並融入到今後的編纂工作中。

獨木橋上的生死搏殺

高考指揮棒大概是天底下最有權威的“棍子”了,它不僅指揮著高中,還指揮著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你要想有一份好工作,就要上好大學;要上好大學,就要上好中學,好小學,好幼兒園。我們的孩子就這樣被高考指揮棒“逼進”應試教育的怪圈,不知不覺中丟掉了怏樂的童年。

大多數老百姓認為我國以高考為核心的教育製度是失敗的。中國的基礎教育在高考的統治下,就像大工業時代的流水線,學生是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工業品”,千人一麵。麵對高考,無論學生,教師,還是家長,都感覺壓力重重。1977年當麵向鄧小平呼籲恢複高考的湖北大學的查教授說,如果看到現在這樣的高考,他寧可不主張大學招生考試!

高考溫度

十幾年前,報告文學作家陳冠柏曾在他的報告文學《黑色的七月》中描寫高考的臨戰圖景——

一道10公分寬的油漆白線把考場和周圍隔離了開來,藉以防止激狂型的家長越過禁區幹擾考場。它極像馬路上的快慢車分道線,隻是線兩側的人都坐在由焦躁和驚憂發動的特別快車上。

考場的森嚴、固板和空氣室息從來不足描述。當今亦然。值;得先寫一筆的倒是白線外異乎尋常的陪考隊列。那是何等壯觀而含情脈脈的隊列呀!從白線外可以清晰望見15米外的考場,三道啟開的門窗托出伏案者的頭。白線外的人頻繁地來回換位,尋求可以窺見自己寶貝的最佳角度。蹙眉。笑顰。托腮。噘嘴。翻動試卷的速度和情緒。——裏麵傳來的每個情緒動態都會立即刻在他們靈敏的腦子圖像裏演繹出或是寬慰或是驚愁的心理信息。這可是在烈日下唷!氣象預報37度。陽光直射下其實有50度。但很少有人進入學校準備的休息室。他們在白線外的狀態,令人想起站在百米起跑線上等待衝剌的賽手。

許多人手中拎有簇新的冰瓶,裏麵裝有人參湯、銀耳、冰激淩和可口可樂。他們不時用舌頭去舔潤缺少水分的雙唇,但從沒想過過早地打開冰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