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為“新八股”付出代價——由幾篇高考滿分作文說起
孫國亮
重慶市教委在網上貼出了六篇高考滿分作文,集中展示了中學語文教育,特別是作文教學的突出成績。作為考場上的即興發揮,《菊花飄香的時候》《獨上髙樓》《詩人,明月,黃花》等幾篇作文,古文功底深厚,文采細膩飛揚,妙語佳句信手拈來,填詞造句對仗工整,給滿分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
然而,在激賞和品味六篇滿分作文之餘,我卻愕然地發現:以上列舉的三篇作文形式上都是辭藻華麗、複古傾向嚴重的斷章式結構一“擬古文體”,如果加上《自我認識的成功走向》,有四篇作文的題材都是憶古人;有四篇作文同是塑造三個主人公——《菊花飄香的時候》中的嵇康、莊子和項羽,《獨上高樓》中的三個詩人李白、蘇東坡和辛棄疾,《沒有翅膀的飛翔》中的蛾、雞和天鶴,《“我”是一隻想死的老鼠》中的小姐、老太太和警察;幾篇文章幾乎都分三部分,講三個故事,對曆史人物品頭論足一番,引用幾句風花雪月的好詩妙詞,譜寫一曲新愁和空發一番感歎。而閱卷老師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骨幹,他們的欣賞趣味和思維結構竟然也如此單調和僵化。六篇滿分作文,有五篇落入以上分析的俗套模式,令人禁不住詰問:老師的滿分是否有鼓勵和提倡“批量生產”這種可操作的“新八股”的嫌疑呢?這種導向對中學語文教育絕對不是什麼好兆頭。
年紀輕輕的少年,更多的是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地賣弄文史知識而漠視五光十色的現實生活,實在是遠非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必需和所長。因而,滿分作文中的“硬傷”比比皆是,盡管我們不該過分苛求少不更事的同學,但卻是我們認真剖析所謂的“滿分作文”所必需的。如作文《菊花飄香的時候》:試問嵇康、莊子、項羽究競和菊花有什麼淵源關係?寫幾個人的事情就硬和菊花掛上鉤了,是不是作者胸懷“範例”地生搬硬套之所為呢?為什麼作者不提李清照與菊,陶淵明與菊,鄭思肖與菊(寧可抱香枝頭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黃巢與菊(颯頓西風滿院栽,蔬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古人喜歡竹、梅、鬆、菊都是有出處和典故的,恰恰未聽說嵇康、莊子和項羽與菊花“攀親”,真是“活學活用,與時俱進”的範例啊。幾篇作文,如果剔除了無窮無盡的引用部分,整篇文章屬於自己的文字就可能寥寥無幾了,可是閱卷老師卻過分看重這些古詩濫詞,必將導致老師教學和學生作文華而不實的惡性循環,真是悲哀!“……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更是作者曆史知識的錯誤,好像沒有哪本史書會把項羽寫成和屈原一個死法。
十七八歲本應是思想活躍、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年齡。正如已逝的偉人毛澤東詩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獎土當年萬戶侯。”盡管他們不可能深刻,彳旦對新理念的易受度應該是敏捷的,是敏於時尚、勇於介人當下社會、體驗和抒寫自我的一族,即使他們擁有缺乏理智的衝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看看這些滿分作文的表現,卻恰恰令人喪氣,他們一頭紮進了近似7服的“之乎者也”中,在久遠的故紙堆中尋找獲取高分的隻字片語。通過大量引用,亳無個性,可以批量生產的高分作文,遮蔽了孩子們發掘現實真相的眼睛。加之老師們十幾年如一日的循循善誘,“成功”考取大學的誘惑,製造了年輕一代的不幸。盡管他們都是寫古文、得高分的能手,可是我覺得他們離現實太遙遠了。每個青年人踏入社會都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僅僅背幾句絕句,填幾闕新詞,活在古人的世界裏,而非自己和現代的生活中,缺乏擁抱生活的激情和穿透生活本相的獨立思想,實在不是我們和社會對年輕人的期望。如此看來,這種“新壺裝舊酒”的模式化、填鴨式的作文,貽害不淺啊!可是閱卷老師卻過分看重這些辭藻的堆砌,誤導和助長了學生作文華而不實、脫離生活’之風。
走筆至此,心情怎麼也輕鬆不起來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在當今這個追新逐後、數典忘袓的年代,本來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一個沒有曆史感和民族英雄的民族,是糟糕的民族。但是高考作文是考查學生背誦記憶的功夫,還是考査平時發現和分析問題的思維邏輯方式和表達能力?
我們痛心地看到滿分作文通篇追古卻不溯今,最大限度地炫耀老調的知識,固守模式化的“擬古文體”。表麵上,造成這一切的正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達成的默契和“同謀”,但在更深層麵上,他們卻都是被社會的“成功”渴望所威逼和脅迫,身不由己,別無選擇。
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通過高考,到底要選拔什麼樣的人才?高考是完全脫胎於中學教學還是與中學教學脫鉤?
追問我們的常規教學和高考選拔標準
陳紅梅
世人畏高考如畏虎。高考三日,數張試卷。為了這三日和數張考卷,我們的老師、家長、學生竟準備了十幾年。為了闖過這人生的重要關口,在臨考的最後一年,老師殫精竭慮,誨人不倦;家長嘔心瀝血,無微不至;學生更是夜以繼日,戰戰兢兢。書一本一本地買,試卷一張一張地做。從最.簡單的識字音,辨字形,到最高深莫測的幾何代數物理化學,學子們似乎要在這短短的一年甚至半年時間裏,把學過的沒學過的全都吃進腦子裏。什麼樣的人有這樣的智力和精力去翻書山跨題海?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在短時間裏讓學生成績有質的飛躍,那還要這前麵十年的辛苦學習幹什麼?或者說前麵這十年,我們在幹什麼,非要學生拿健康和快樂作代價,在短時間裏超負荷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