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世界觀的外在表現。一個政黨的作風,主要包括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學風,它們分別從不同側麵反映政黨的性質和麵貌,成為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因此,黨的作風問題實質是黨性問題,黨性決定黨風,黨風反映黨性。正是從黨性原則的高度出發,我們黨提出了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科學論斷,從而深刻揭示了黨的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一)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證。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對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一,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靠的是科學求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作風。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由於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我國發展仍麵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作風,切實解決製約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才能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麵。
第二,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以良好的作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和諧。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在增多,各種潛在的風險和挑戰在增多。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才能形成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強大力量。
第三,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作風狀況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具有較高執政能力、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標誌。黨的作風好,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黨執政的基礎就穩固。我們黨在奮鬥曆程中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執政能力和先進性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名黨員幹部須臾不能丟掉的傳家寶。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黨才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才能永葆先進性。
第四,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黨員幹部作風是其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的具體表現。良好的作風是抵禦消極腐敗現象和保持清正廉潔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風往往是走向消極腐敗的助推因素。這說明,黨員幹部一旦在作風上放鬆要求,就會降低甚至喪失拒腐防變能力,就會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裝,最終滑入腐敗墮落的深淵。隻有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抵禦各種消極腐朽思想的侵蝕,努力解決作風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使我們黨永葆生機與活力。
(二)堅持“四個大興”,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大興密切聯係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下大氣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突出問題,切實抓出明顯成效,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第一,大興密切聯係群眾之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是實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前提條件。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充分發揮密切聯係群眾這個最大的政治優勢,才能無往而不勝。為此,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依靠群眾,適應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健全服務群眾、聯係群眾、維護群眾利益等機製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