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一諾千金
班主任老師在新學期的開始就用一翻激情飽滿的話激勵同學們要同心協力來爭創文明班,並鄭重承諾:在“六一”兒童節前拿到流動紅旗,就帶同學們搞一次野炊。在這兩個月裏,同學們都表現的十分積極,每周都能得到流動紅旗,但是因為“非典”學校禁止了一切集體活動,同學們很沮喪,但是師生並沒有忘記自己說的話,又不能違反規定,一時很難想到辦法?在一次班隊活動課上,老師給同學們每人發了張白紙要同學寫出心目中的“六一”兒童節,同學們非常沉淪地把自己的想法都寫了上去:有的想去鄉下玩,有的希望老師在“六一”那天不布置作業……老師看了同學們的心願,分別都作了安排,節日那天同學們都得到了自己的心願,都說自己的節日過得非常開心。
老師對孩子們說的話很多,但是有時候說錯了或是說了沒做就會失去自己在孩子們的心中的地位,還可能給孩子們帶來不少不健康的因素,連自己的人格魅力也要失去。在把誠信放到嘴上時,我們就不能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否則我們所搞的師德承諾就成了紙上談兵。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雖然我們改變不了社會一些不良因素對孩子們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們樹立良好的形象、做出正確的引導,首先要做到一諾千金。美國政治家福克斯的父親是位紳士,有一天,他覺得園中的那座舊亭子應該拆了,而小福克斯對拆亭子很感興趣,他請求父親:“我想看看怎麼拆掉這座舊亭子,等我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拆好嗎?”父親答應了。可孩子上學後,工人卻很快把舊亭子拆了。孩子放假回來,斥責說:“爸爸,你對我撒謊了。你說過的,那座舊亭子要等我回來再拆。”父親二話沒說,很快召集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重新在原地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叫來了孩子,對工人們說:“現在,你們開始拆這座舊亭子。”從表麵上看,父親完全沒有必要將亭子進行拆了再建、建了再拆的處理,他也可以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或通過其他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補償。但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不厭其煩、果斷幹練,在孩子心目中樹起了一座誠信的豐碑。正是這座豐碑,指引著孩子的人生之路。
然而,在完善自身素質、優化人格魅力、豐富個人修養的同時,教師必須想到要與現行的製度和管理的規範相結合,教師對學生的承諾必然要重視誠信,才能在學生心中建立很好的形象和地位。
讓學生做教室布置的主人
在一次參觀教室時,我特意看了教室裏麵的一些布置和裝飾,大都是一樣的:正前方掛著一些國家領導人的相片,兩邊則是掛了一些名人名言,我問了一些同學你們認識這些人嗎?同學們隻是搖頭說“不認識”。又問他們,你們理解那些意思嗎?同學們又搖頭,此情形讓我有些驚訝!
教室是孩子們生活、學習的地方,怎樣的布置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和溫馨這是教師們該思考的問題,把一些孩子們根本理解不了的名言掛在那裏隻是一種形式,孩子們根本不會去理會那些他們看不懂的東西,也不能給孩子們帶來快樂。
一個好的具有個性的學習環境,是教育工作者應該為孩子建設的。但是孩子對這樣的設置沒有什麼興趣,也失去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環境課程的開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應該讓孩子們親手完成對自己學習環境的裝扮。首先,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用他們喜歡的內容來布置。如果孩子從童話世界一下子改變到嚴肅的環境中,孩子的心理過渡銜接不是太順暢,大多數孩子不會覺得現在的新環境有意義。首先,要讓學生在趣味洋溢的氛圍中增長知識,接受有意義教育;其次,要給孩子自主權。張家港市有位小學校長曾進行過一次調查,要學生寫出或說出教室正前方標語的內容,結果,80%的同學寫不出。對這些天天見麵的幾個字,孩子們怎麼記不住呢?學生說,這是老師布置的,他們至今也沒太在意。校長想:教室是孩子們的教室,為什麼要由老師布置呢?於是,他下令將各教室牆壁上的“名人名言”全部撤下來,改由學生自己打扮自己的教室。結果,學生積極性很高,他們自己設計、自找材料,其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個性也得以充分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