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書法家,過年時,自己寫了副春聯貼在門口: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書法家的字寫得很漂亮,為人們所景仰,很多人欲求一副他的墨寶而不得。書法家的兒子剛把對聯貼於門口,還沒等漿糊幹透,春聯就被人悄悄揭走,當作墨寶收藏起來。無奈,書法家隻好再寫一副:
鶯啼北裏
燕語南鄰
他叫兒子把春聯再次貼上,不料又被一位酷愛他手跡的書法愛好者“盜”走。俗話說:“二十四,寫大字。”大書法家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寫春聯,直到臘月三十,春聯寫了不少,可是在自家門口一個字也沒留下。他一賭氣,不寫了,沒春聯也照樣過年。
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紅彤彤的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夫人著急了,說貼春聯是自古傳下的規矩,能驅除晦氣,帶來好運,直催丈夫想個辦法,一定要在門上貼上春聯。書法家思考一會兒,微微一笑,運筆走腕,又寫了副七言對聯,讓兒子攔腰剪斷,先把上半截貼出去。那些“書法真跡收藏者”早盯著這家的動靜,等人家貼完春聯進屋,到門口一看,兩旁貼著: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這句子的意思呢,說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不但不吉利,還滿紙晦氣。這下,誰也不揭了,因為過年嘛,大家圖的就是一個吉利,不會因為喜歡書法家的一手好字,而衝了自己的運氣,犯了大忌。
初一大早,書法家把後半截春聯貼了出去。人們一看,春聯變成了: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樣一來,這副對聯就成了一副大吉大利的對聯了,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也不好意思再偷偷揭走了。至於這位書法家是誰,傳說不一,有說是王羲之,有說是韓愈……不過肯定的是,寫春聯的一定是位大書法家,否則,他的真跡怎麼會那樣被人喜愛呢?
【博聞館】
王羲之“坦腹東床”
王羲之是中國晉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造詣很高,被公認為“書聖”。他的《蘭亭集序》是傳世經典。王羲之小時候言語遲鈍,等他長大的時候才始顯才華。他性格坦率,不拘禮節,曆史上有“坦腹東床”佳話。傳說晉代太尉郗鑒派人到丞相王導家去選女婿,王導領著人把王家所有年輕人都看了一遍。那人回來複命,對郗鑒說:“王家的年輕人都不錯,但是聽到有人選女婿,卻變得拘謹起來,隻有一位在東邊床上敞開衣襟坦腹吃飯的,若無其事。”郗鑒說:“這正是一位好女婿。”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這就是“坦腹東床”擇婿的典故,後來,人們遂用“東床”“東坦”代指女婿。
東晉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邀請了41位文人雅士在蘭亭(浙江省紹興市西南)聚會,並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被尊為“書聖”,蘭亭也因此成為書法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