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陸雲荀隱報家門(1 / 1)

一天,晉代文學家張華家裏,前後腳來了兩位客人,一位叫陸雲,他和哥哥陸機都是名聲遠播的文學家,人們稱他們為“二陸”。另一位叫荀隱,也是一位文采不凡的才子。

張華見他們二位到來,忙請他們入座,高興地說:“兩位才子互相都沒見過麵,今天能夠在我這裏相聚,也是緣分。大家可不要落入俗套,不能像尋常人一般地寒暄、清談喲!”

這時,陸雲首先站起身來,一抱拳,溫文有度地自報家門道:

雲間陸士龍

荀隱一聽,暗道:果然出口不凡,寥寥五個字,就報出了自己的家鄉和名字。原來,陸雲,字士龍,江蘇鬆江(今上海市鬆江區)人。鬆江,古代又稱做雲間。陸雲不僅報出姓名籍貫,又諧音“雲間(空中)鹿是龍”,一語雙關,暗藏玄機。但見荀隱喝一口茶,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款款相答:

日下荀鳴鶴

坐在主座的張華聽了,連連點頭,心想他們真不愧是當世的兩大奇才。張華從荀隱的答語中聽出什麼了呢?原來,荀隱,字鳴鶴,西晉時潁川(今河南禹州)人。當時西晉建都洛陽(河南),潁川與洛陽距離不遠,古人常把君王比喻為天日,故而都城也稱“日下”,潁川自然也屬“日下”的範圍,可與“雲間”對應。而“荀”是一種香草,荀隱的回答意思是自己是一隻立於香草中引吭的鶴。這二人一唱一和,可謂平分秋色。

陸雲又說:“噢,荀草中有鶴鳴叫,一定是看見了白翎的野雞,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張弓而射呢?”

荀隱一聽這是在拿他的姓開玩笑,馬上回敬道:“我本以為是雲中的龍,沒想到隻是山鹿野麋,對付這樣弱小的動物,怎麼好意思發強箭呢?隻好猶豫著遲遲沒有射出去。”

說完,三個人一起拍手大笑起來,名士間的交流與調侃就是這樣富有雅趣。

這件事被記載在《晉書》裏,“雲間陸士龍,日下荀鳴鶴”也被認為是最早的口頭對句,已經具備了對聯的若幹特點。另外,它還具有雙關、諧音的特點,這是對聯中經常用的技巧。

【博聞館】

周處向陸機、陸雲拜師

陸機、陸雲不僅是有名的文學家,曆史上也流傳著他們怎麼教導年輕人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故事。

傳說,江蘇宜興有個年輕人叫周處,他從小死了父親,缺乏家庭管教。周處力氣很大,喜歡騎馬打獵,可是性情暴躁,動不動就和人爭鬥,在村子裏為所欲為,從不把別人放在眼裏。村裏人討厭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裏的蛟龍合稱為“三害”,而且認為周處是“三害”裏最厲害的。

有人勸周處去殺死老虎和蛟龍,實際是希望三個禍害在拚殺中都消亡。周處為逞能真的上山殺死了老虎,又下河與蛟龍搏鬥。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正掌燈設宴要慶賀的時候,周處卻活著回來了。周處看到村裏人為自己的死而相互慶賀,才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為村民們所憎惡,他感到十分羞愧,便有了悔改的心意。

周處拜訪了非常有名望的陸機、陸雲兩兄弟,兩兄弟被周處改過自新的決心所感動,就收他做了自己的學生。有一天,周處對陸雲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究不會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而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了誌向,隻要能立誌,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

周處這種勇於改過的行為,得到了鄉鄰的讚揚,後來有人推薦他在吳國做了官。他為官清正,大家都稱讚他是個了不起的清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