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我們學習《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同學們都讚歎這一建築的雄偉壯麗,同時又驚奇於它這麼快的建造速度,這樣我便引導學生探討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同學們認識到,現代大科學、大生產的發展所體現的都是團結協作的結果,科學上的重大突破無不是集體合作的產物。例如60年代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參加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有42萬人,參加單位達兩萬多個。我們從小必須注意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才能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古代英雄的石像》講的也是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無不是團隊合作的產物,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也是團隊合作的勝利。80年代的青少年,有的因為受不正確宣傳的影響,有很濃的個人英雄主義意識,他們有很強烈的表現自己的欲望,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有的涉世未深就自以為通曉各門學問;有的連個小組長都當不好,卻一本正經地宣稱要弄個部長省長什麼的幹幹。他們不知道尊重別人,卻強烈地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他們不善於同別人協作卻總想成就大事業。通過學習宣傳協作精神的課文,學生們意識到個人和集體的關係,認識到“瞧不起別人的石像必然要倒塌”。同學們還寫了《自己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自己》、《感情是相互的》、《助人力增倍,貶人力減半》、《滴水與大海》等文章,表達自己願意同別人團結協作的願望。
3.培養加強愛國意識。我經常給學生上書法課,讓學生認識和感知祖國文字的美,講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獨特的構造,漢字形體的表意功能及其形體美……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我給學生講祖國的語言美、文字美,講祖國詞彙的豐富,講中國文學在世界各國的地位。教材中就有描寫祖國江河山川美麗的文章,如講《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海濱仲夏夜》、《聽潮》、《觀滄海》、《瀾滄江邊的蝴蝶會》等文章時,我引導學生把文字符號在大腦的熒光屏上轉換成色彩絢麗的圖像逐一放映出來。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把平麵的圖像轉換成立體的可感知的江河山川景象,然後帶著自己的思維走進這些景物中,使自己切身感受到祖國的江河山川美。教材中還有歌頌愛國英雄的課文,如《談骨氣》、《誰是最可愛的人》、《最後一次講演》、《石灰吟》、《過零丁洋》等,講這些文章詩詞時,我讓學生討論,這些文章詩詞的哪些方麵使人讀來親切感人,催人奮進,大家認為根本原因就是文章詩詞中表現出愛國英雄們對國家的赤膽忠心,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應該為有這樣的先輩感到驕傲和自豪。
二、訓練道德行為
做有道德的人並非隻是知道道德這一回事便可,要必須把這一思想深深地融入個人日常的言行中才算合格。
1.訓練自我完善行為。僅就寫字而言,這裏就有一個自我完善的問題。有的同學不求上進,敷衍潦草地應付寫完,剩下時間無所事事。為了提高語文能力及磨煉學生意誌,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我要求學生練字。班級有些淘氣學生,常常在別人做難題時,不僅不會做,反而還淘氣,幹擾別人。我和他們商量處理這一現象的辦法之一就是練字,當心煩意亂什麼也寫不進去時,你就練字,這樣一來就可能穩定情緒,磨煉意誌,另外也避免了影響別人學習的不良行為。這樣要求之後,照著做的淘氣同學,字有了進步,又改掉了不守紀律的毛病,自己也體驗到了自我完善的成就和樂趣。還有的學生,有自我完善的欲望,找他談話時頭頭是道,一再表決心,但一涉及到具體行動就不行了,“醒得早,起得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許多學生就是因為不能完成自我完善的意誌到行動的轉換,變成了思想、學習的差生的。我和這些學生一起研究他們自我完善行為的變動過程,分析行為起始中斷的具體原因,再製定新的行動規程。如對於差學生的作業,我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作業目標,根據目標確定適合自己的作業量,再根據作業量,確定具體的完成時間,這樣他們寫作業的行動過程,就處於“定向,定量,定時”的有效控製之中。不僅寫作業,上語文課,搞課外活動,寫作文,寫日記,我都引導學生將戰勝自己、完善自己的意識轉化為行動,這樣學生才享受到挑戰自己的快樂。再比如考試,有的學生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高分,考風不正,學風也難正。我引導學生分析考試抄襲過程的心理狀況,針對這些心理製訂有效的控製抄襲的辦法,以保證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忠實自己,完善自己。我們還改變考試辦法,每逢期中期末,每個學生都出考試題,以增強檢查平時學習的責任感,訓練學生自我完善的道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