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離不開發展,發展需要和平,二者相輔相成,既互相促進、又互相影響。維護世界和平,不能沒有經濟發展作基礎。離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不可能有世界的長期安定和繁榮。正如小平同誌所說的那樣,"第三世界國家經濟不發展,發達國家的經濟也不可能得到較大的發展。"因此,加強南北合作,盡快改變南北差距,對於穩定國際局勢,維護世界和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新秩序
國際秩序,包括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一般是指國際社會中國與國之間發生關係的規則和相互作用的運行機製。所謂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二次世界大戰形成的"雅爾塔格局",它同當時的國際經濟政治關係的世界格局相適應。這種國際秩序在經濟上表現為,以不合理的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生產關係,以不等價交換為特征的國際貿易體係和以國際壟斷資本占據支配地位的國際金融體係,其實質是國際壟斷資本對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的剝削,導致南北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國際政治舊秩序的實質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肆意幹涉他國內政,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以富壓貧,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如東歐劇變、德國統一、海灣戰爭、蘇聯解體等,使國際社會最終擺脫了以兩個軍事集團對抗為主要特征的舊格局,世界從此進入了一個走向多極化的曆史發展階段。因此,圍繞建立什麼樣的國際新秩序問題,世界上不同社會製度和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各種政治派別和利益集團,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張,以海灣戰爭為契機,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企圖按解決海灣衝突的模式,建立由它領導的"世界新秩序"。美國領導的"世界新秩序"構想,立即引起了他的盟國英、法、日等國的強烈反響。他們不同意美國獨占領導的"世界新秩序",而主張建立美、日、歐三極或七國"富國俱樂部"主導的"世界新秩序"。目的還是憑借其經濟和軍事力量繼續推行強權政治,向社會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以"尊重人權、民主、自由"為口實,推銷資本主義價值觀,鼓吹"政治多元化",粗暴幹涉其他國家內政,迫使別國脫離本國國情,接受它們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製度的模式,這理所當然要遭到社會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抵製和反對。
鄧小平同誌根據曆史經驗和現實狀況,首先提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主張。1988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時又一次提出應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基礎。他說:"世界總的局勢在變,各國都在考慮相應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霸權主義,集團政治或條約組織是行不通了,那麼,應當用什麼原則來指導新的國際關係呢?最近,我同一些外國領導人和朋友都談到這個問題,世界上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同時做,一個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一個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關於國際經濟新秩序……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提,今後也還要提。至於國際政治新秩序,我認為,中印兩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經得住考驗的--這五項原則非常明確、幹淨利落、清清楚楚。我們應當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國際關係的準則。"此後,黨和政府領導人多次闡明我國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我國主張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這個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經得住考驗的"。五項原則能夠為不同製度的國家服務,能夠為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服務,能夠為左鄰右舍服務。五項原則概括了最根本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法基本準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反映國際新秩序的基本特征。
我國主張建立國際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各個國家之間存在著種種差異。因此各國人民都有權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不允許任何國家尤其是大國以任何方式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社會製度、發展道路強加給別國,幹涉別國內政。第二,世界上所有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當作為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參與國際事務。國與國之間理應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平等相待,友好相處。反對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以富壓貧、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第三,國與國之間已經存在的和將會出現的分歧和爭端,應當遵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通過協商和平解決,不得訴諸武力或武力威脅,少數幾個國家壟斷和操縱國際事物,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行不通的。
當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要障礙來自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它們是國際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和主要支柱。美國企圖仰仗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建立起由他領導的"世界新秩序",其他西方大國則以其膨脹起來的經濟勢力,力圖在"世界新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反對美國獨霸天下,它們的"世界新秩序"實際上是國際舊秩序的延伸。因此,從國際社會的現實狀況看,建立國際新秩序將是一場長期的任務,我們將同各國人民一道,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