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是現代經濟運行的基礎,它能有效地刺激生產,調節供求關係,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其賴以存在、正常運轉和發展的基礎主要是:明晰的產權關係和現代企業製度,完善的市場體係和平等的運行機製,開放的市場結構和完備的市場規則等。
一、明晰的產權關係和現代企業製度
產權關係是指社會經濟運行中由法律界定和維護的各經濟當事人對財產的權利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關係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平等性。各經濟當事人一旦取得民事主體的資格,就依法處於平等地位,承擔與其法律身份相一致的法律義務和責任,享有相應的權益。第二,明確性。各經濟當事人依法擁有產權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和應履行的義務。第三,自主性。各經濟當事人有行使自己合法權利、謀求合法利益的自由,這樣的自由受法律保護,不可為其他主體所剝奪。第四,責任自負性。各經濟當事人有依法行為的自由,就必須依法承擔行為責任,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及行為後果負法律責任。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作為現代微觀經濟決策主體的企業,它的改革目標,是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企業必須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真正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就必須具有明確獨立的產權關係,硬性的預算約束,從而才能遵循以收抵支的原則,調節投入和產出,對價格作出靈活反映。預算約束是指企業收支相抵的預算原則對企業行為的製約作用。預算約束有軟硬之分:如果企業收支相抵的預算原則實際上製約著企業的行為,企業的經濟活動嚴格遵循著預算原則,那麼企業的預算約束就是硬性和有效的;相反,如果企業的經濟行為不受預算的約束,企業的預算約束就是軟性和無效的。硬性的預算約束是市場機製有效運行的基本前提。在硬性預算約束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企業對市場中供求、競爭和價格的變動具有靈敏的反映,市場因此成為資源配置的有效調節者。而在軟性約束的條件下,企業的收支情況並不直接決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對價格和市場信號的變化缺乏積極反映,市場調節作用難以發揮。企業的預算約束與企業的財產關係具有密切的聯係。硬性的預算約束必須以企業獨立的財產權為基礎。作為現代市場主體的企業必須具有獨立的法人所有權,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和處分自己所屬財產,可以獨立承擔財產經營的風險和責任。因此,獨立的財產權和硬性的預算約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二、完善的市場體係和平等的運行機製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發揮市場機製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必須培育和發展市場體係。當前要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規範市場行為,打破地區、部門的分割和封鎖,反對不正當競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市場機製是資源配置的基礎,而市場機製對資源配置的市場作用首先要求具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市場體係,這是供求、競爭和價格發揮調節作用的前提條件。
完善的市場體係,首先必須具有眾多的買者和賣者,從而存在著較為充分的競爭。第二,市場機製對資源配置的調節作用是通過供求、競爭、價格的波動和生產要素的轉移來實現的。第三,市場經濟的運行要求建立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稅製、統一的貨幣和統一的國內市場,並與國際市場建立密切的聯係。第四,市場經濟是以價格為信號的經濟體製,能合理地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相對稀缺狀況。價格形成必須以市場調節為主,要減少價格形成中的人為管製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