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健全的市場體係是市場經濟充滿活力並高效運轉的重要條件。可以說,沒有各級各類市場的發育,沒有市場體係的形成,就不可能有市場。因此,準確地把握市場體係的含義、特征和功能,對於發展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市場體係的含義、功能和特征
1.市場體係的含義
市場體係,從不同的角度劃分,有許多不同的類型,這裏所講的市場體係,是指從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實際出發而建立的普遍聯係、相互依存的市場整體。市場體係必須具備完整性和統一性,所謂完整性是指各市場必須完整,不能殘缺不全;所謂統一性是指地區、部門及各類市場之間必須相互開放,消除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鎖。
市場體係作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是由各自相對獨立運動的不同類型的市場構成的。它包括商品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等。各專業市場均有其特殊功能,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製約、共同作用於社會經濟。任何一部分或某一環節脫節,都可能引起整個經濟活動的停滯和混亂。
2.市場體係的功能
市場體係的功能是其利用自身的活動,實現某種既定經濟目標的能力。社會主義的市場體係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市場體係的資源配置功能。市場體係配置資源的功能,是以利益杠杆為約束力的動力,按照商品交換的平等法則,通過價值規律的作用和市場競爭實現的。它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通過優勝劣汰,使有限的資源集中到較為先進的企業手裏,從而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二是依靠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從而使生產部門之間能夠達到大體平衡。第二,市場體係的平衡供求功能。市場是商品交換的總和,它連接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從而成為供給和需求的紐帶。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供給和需求總是不斷變化的,供給要適應需求,又要創造出新的需求。而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則要依靠價格機製和競爭性的市場體係來完成。第三,市場體係的服務功能。一個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市場體係,除了直接從事商品買賣的各種組織機構之外,還存在一係列為商品買賣提供服務的設施和機構,這些設施機構從不同的方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為商品買賣交換提供方便,進行服務。第四,市場體係的利益協調功能。物質利益的追求,從來就是人類曆史前進的一個重要動力。在市場經濟中,各個經濟單位在經濟利益上是有差異的。市場需要通過價格及有關的稅收、利率、工資等經濟杠杆進行利益調整。市場運用經濟杠杆調節經濟生活的途徑,是通過價值與價格的背離等方式,影響生產經營者、消費者的收入與支出,其實質在於經濟利益的重新分配。第五,市場體係的信號傳遞反饋功能。市場體係是各種經濟信息的集散地,市場行情是整個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也是國民經濟的寒暑表。在市場上,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可以通過供求、價格、信息的傳遞反饋,了解行情,合理安排生產和消費。
3.市場體係的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市場體係,客觀存在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製結構基礎上的統一的、規範的、開放的和競爭的市場體係。"統一"是指我國的市場是全國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統一的市場要求建立全國範圍內的縱橫交錯、城鄉貫通的流通網絡,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商品與資金都要按照經濟發展本身的需要自由交換,順暢地流通周轉。"規範"是指我們的市場體係要走向有秩序的軌道,即構成市場經濟活動主體和市場行為,必須製度化、法製化、規範化。這就要求市場經濟的運行要有一整套科學而又規範的市場規則和法規體係,維持市場秩序,引導市場體係的健康發展。"開放"是指我們的市場體係必須是對外開放的。市場經濟本質上是開放的。不僅對內開放,而且對外開放。開放性的市場體係具有公開化、少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特點。"競爭"是指我們的市場體係在總體上應該是競爭的。競爭是市場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商品經濟實質的具體體現。沒有競爭就不能形成市場價值,沒有競爭就沒有平均利潤,沒有競爭就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