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區絕大多數幹部和群眾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改革開放中勇於探索,積極開拓,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由於曆史地理等諸多因素,我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人們的思想觀念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部分幹部,特別是部分領導幹部思想解放的程度與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一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上,有些人偏重於生產關係標準,忽視了生產力標準;二是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上,忽視了社會主義階段性的差別;三是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問題上,把它們看做是與社會製度相聯係的概念;等等。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係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過程。毛澤東同誌早就指出"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實踐也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我們的各項事業每前進一步都要經曆一個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過程。從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到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深入發展到城市改革的興起;從計劃經濟體製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轉軌;等等,都是我們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結果。目前我區麵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民生產總值有了新的增長,也雄辯地說明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促進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不斷發展的關鍵。因而,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才能把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鄧小平同誌指出:"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全新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而,在前進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大膽探索,勇於創新,走出一條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路子。實踐證明,哪一個地區,哪一個部門,幹部群眾思想解放得快,觀念更新得快,改革開放的膽子就大一點,步子就邁得快一點,也就能走出一條新路,就能促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反之,哪一個地區,哪一個部門,幹部群眾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其工作局麵就處於被動狀態,經濟建設就缺乏活力,發展的速度也就比較慢。目前,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已進入到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新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斷更新觀念,勇於實踐,倡導敢想、敢幹、敢冒險、敢試驗的創業精神,勇於衝破落後的傳統觀念的束縛,善於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開拓進取,以新的思路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麵。
(原載於《寧夏日報》199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