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領導班子內耗現象程度不同地存在於一些部門和單位,嚴重地影響了班子內部的團結和整體效能的發揮。因此,維護和加強領導班子的團結,消除內耗是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團結的重要性
團結是我們的原則,團結是我們的法寶,團結是我們的生命。無產者的奮鬥史、各民族的解放史、人類社會的進步史,無不與執政黨的團結密切相關。江澤民同誌指出,我黨70多年所取得的一切勝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的結果。"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生產力,"這已經是曆史的結論。黨的十五大站在跨世紀的曆史高度,規劃了我國21世紀發展的宏偉藍圖,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全黨的團結、各民族的團結,特別是執政黨的領導層、決策層的團結,就顯得更為重要、更為緊迫。
團結是領導班子做好各項工作的永恒主題,這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這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從維護黨的生命,提高黨的戰鬥力的高度來認識領導班子的團結問題。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曆史條件下和向跨世紀宏偉目標邁進的過程中,鞏固和發展全黨的團結,全民族的團結,不僅是黨的建設的要求,更是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的政治要求。因此,我們各級領導班子、每個領導者,都有責任全身心地維護團結、珍惜團結,立足大局,加強團結,站在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實現高質量、高層次的團結。
加強領導班子團結,是黨的性質、紀律和黨的執政地位的要求,是領導幹部講政治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產階級政黨,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錘煉出高度的團結精神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黨的團結目標的崇高性,團結主體的先進性,團結對象的廣泛性,決定了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完全可以建立起友誼、信任、互相幫助的氛圍和工作條件。領導班子是否團結,是檢驗這個班子乃至各個成員政治和思想是否成熟的一個標準。不團結、鬧分裂,是不講政治的表現,是黨的紀律所不容的,與黨的性質背道而馳的。
加強領導班子團結,是堅持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需要。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黨的團結,認為黨的團結就是黨的生命,是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早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就把團結看成是克敵製勝的法寶。目前,麵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任務,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前提是堅持黨的團結統一不動搖。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全黨的團結,以黨的團結,促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這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的根本保證。如果各級領導班子團結搞不好,黨就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領導,就不可能有統一的號令和一致的行動,黨員群眾就會變成一盤散沙,黨就會失去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因此,要從改革、發展、穩定的高度,從堅持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高度,認識加強團結的重要性。
加強領導班子團結,是領導班子建設和科學決策的需要。當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各級領導班子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領導的藝術性,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如果各級領導班子在認識上不統一,組織上不團結,行動上不一致,離心離德,形成不了領導核心,就很難將黨的方針政策貫徹下去,就會給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黨的事業帶來巨大損失。因此,隻有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暢通無阻,才能保證黨的各項事業取得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