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大力宣傳和弘揚_五種精神_(1 / 1)

進入新世紀以來,江澤民同誌強調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精神,並將其概括為五種精神,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淡伯名利、無私奮獻的精神。大力宣傳和弘揚這五種精神,對於我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一個民族要發展、要強盛,必須有一種民族精神作為支撐。一個地方、一個單位要發展,要有凝聚力和競爭力,也必須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崇高精神是偉大事業的靈魂,偉大事業是崇高精神的結晶。在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堅持不懈的奮鬥,鑄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堅持不懈奮鬥,鑄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戰勝三年困難的艱苦奮鬥精神等等。江澤民總書記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全國的不懈奮鬥精神概括為"六十四字創業精神"。麵對新世紀、新形勢,我們更需用崇高的精神將億萬人民團結起來,將人們的力量凝聚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沒有堅強精神支撐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江總書記提出的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五種精神,體現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實要求的結合,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結合,體現了革命精神與科學態度的結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結合。隻有大力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曆史的、實踐的、發展的觀點,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隻有弘揚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我們才能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寬闊眼界去觀察世界,運用當代最新的知識去豐富自己,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體製創新、科技創新;隻有弘揚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才能鑄成不畏艱難、頑強拚搏的鋼鐵意誌和堅忍不拔、敢於創新的英雄氣概,勵精圖治、富而思進、不斷攀登事業的新高峰;隻有弘揚艱苦奮鬥、務求時效的精神,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才能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形成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和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盡心盡責的良好風尚;隻有弘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心中時刻裝著人民,時刻裝著黨的事業,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對黨和人民極端負責,清正廉潔,兢兢業業,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一個純粹的、一個有道德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有益於人民的人。

大力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精神,是全社會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一項重要的、緊迫的和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大力宣傳五種精神的重大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大力宣傳五種精神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內涵。當前,要緊緊抓住理想信念這個核心,教育引導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國家和自己的根本利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把個人的奮鬥融入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奮鬥當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要緊密結合當前人們的思想實際,通過弘揚五種精神,幫助和引導人們劃清唯物論與唯心論、無神論與有神論、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增強識別和抵製各種唯心論、封建迷信及偽科學的能力。

大力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精神,要密切聯係我區實際,把五種精神與寧夏精神的宣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自治區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區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描繪新的曆史篇章,創造新的燦爛輝煌的事業,形成了"團結協作、負重拚搏、務實苦幹、開拓創新"的寧夏精神。我們要善於從實踐中發現和挖掘體現五種精神和寧夏精神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善於用群眾身邊的事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加以宣傳教育。要把五種精神與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宣傳教育結合起來,與"三講"和"三個代表"的宣傳教育結合起來,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宣傳教育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弘揚五種精神,身體力行五種精神,使之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為把我區建設成"小而富、小而強、小而美"的新寧夏而奮鬥。

(原載於《寧夏日報》200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