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榮辱觀教育要同實際結合起來(1 / 2)

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委員時提出的"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八榮八恥"論述,概括精辟,內涵深遠,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是中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南,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時代性和實踐性。因此,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後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必須抓緊抓好。

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要與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要求,包含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豐富內容。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結合,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問題,通過教育和實踐,要求人們把愛國、報國、興國、強國、富國看做崇高美德,把賣國、辱國、禍國、亂國、叛國視為對祖國和民族的犯罪。因此,要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樹立人們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要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榮與辱的選擇,不僅表現在事關國家、民族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等重大問題上,而且更多地表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把關注點放在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道德行為上,廣泛開展以"明榮辱、揚正氣、樹新風"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鼓勵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自覺遵守"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各行各業各個單位都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結合業務工作,開展具有行業特色、職業特點的道德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貫穿到生產、經營和管理之中,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堅持"八榮八恥"的自覺性、堅定性。

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要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青少年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始終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要不斷豐富教育內涵、拓展教育途徑、增強教育效果,積極主動地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頭腦。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引導廣大學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惡醜,不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製低級趣味。要建設價值導向鮮明的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廣泛開展以"知榮辱、樹新風"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鮮明、自然、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教育引導青少年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良好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合格公民。

四、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要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既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也是新形勢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根本目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設,抓好建設關鍵在創建活動,要積極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和群眾性創建活動,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滲透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導人們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使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因此,在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黨政機關要積極開展爭創文明機關、文明處室、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等活動,共產黨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社會生活中嚴格自律、嚴格要求,爭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用自己的模範言行和人格力量為全社會做出表率。企業要以創建文明行業為龍頭,開展"共鑄誠信"、"誠信聯盟"、"百城萬店無假貨"、"重合同守信用"等活動,推動"信用寧夏"體係建設。通過開展技能大賽、科技創新競賽、文明職工評選、道德標兵評選,教育廣大職工做敬業報國的模範、崇尚科學的模範、團結互助的模範、誠信守法的模範、艱苦奮鬥的模範。城市社區要開展創建文明社區、節約型社區、學習型社區、無毒社區、"四進社區"、"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促進鄰裏和睦,人際和諧,形成人人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良好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