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以文明創建促社會和諧(1 / 2)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緊緊圍繞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任務,把和諧創建活動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全麵推進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

一、創建文明城市要保持良好態勢

要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重要目標,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體現到實際工作的各個方麵。要引導人們爭做文明市民,把和諧創建的各項要求貫穿到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形成人人追求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生動局麵。今年是新一輪創建評選年,我們要組織創建評選自治區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等,結合實際,在全區宣傳推介一批創文明、促和諧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引導文明城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示範和導向作用。要進一步深化"四進社區"活動,把更多的科教、文體、法律、衛生知識送進社區。要把創建文明城市活動與"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著力解決文明禮儀、公共秩序、社會服務、城鄉環境等方麵的突出問題,引導廣大市民文明乘車、文明遊園、文明觀演、文明行車、文明走路、文明就餐、文明購物、文明待客、文明過節、文明養犬等,努力培養文明習慣。要廣泛開展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等創建活動,總結推廣鄰居節、社區文化節等成功經驗,促進家庭和諧、鄰裏和諧,為和諧社會建設打牢堅實基礎。要把傳播和諧理念、培育和諧人際關係作為重要任務,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社會誌願服務活動,倡導誌願服務精神,普及誌願服務知識,完善誌願者招募製度,建立誌願服務指導機構,形成支持鼓勵誌願服務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創建活動的載體優勢,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係。要搭建起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平台,以此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維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人際關係。要把促進人的心理和諧作為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谘詢網絡,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創建文明村鎮要提高工作水平

要把學習、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幫助農民分清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文明與愚昧的界限,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撐。要通過激活創建主體、整合陣地資源、強化外部推動,進一步完善激勵機製,不斷增強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的活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要著力深化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緊緊抓住人們榮譽感的興奮點和實際利益的關切點,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主動參與的熱情。要按照以城促鄉、和諧發展的要求,廣泛開展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活動,擴大共建規模,加大支援力度,充分利用城市的物質條件、文化資源、創建經驗,幫助和帶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陣地的管理和使用,動員社會力量,促進資源整合,探索長效機製,發揮綜合功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文化對口支援活動,為農民群眾提供靈活、多樣、經常的文化服務,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廣泛開展綠色生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把教育農民與服務農民結合起來,把提高素質與增加收入結合起來,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改造生活環境、改進生活方式,形成富有時代特色的農村精神文明品牌,為創建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廣泛開展以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三講一樹"活動,以科技知識進村、文體活動進村、道德規範進村,爭做新型農民、爭當文明農戶、爭創文明新村活動為載體,帶動文明生態村、文明信用戶、文化體育中心戶與和諧村鎮、平安村鎮的創建活動,開展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活動,鞏固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格局,繼續加大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院淨化力度,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節儉意識,逐步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