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的骨幹力量,是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帶頭人,其作風如何,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關係著一個單位、一個地區的黨風政風民風,關係著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反映著黨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因此,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領導幹部在對待工作要保持"近距離",對待群眾要保持"零距離",對待誘惑要保持"遠距離",這是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對待工作要保持"近距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牢記這一本質要求,就要在對待工作時保持"近距離"。鄧小平同誌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應當看到,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確有不少領導幹部對工作沒有保持"近距離",其主要表現在說得多、做得少,抓落實不夠的問題。有的高高在上,脫離實際,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有的熱衷於路邊工程、獻禮工程、形象工程,表麵風風光光,實則勞民傷財。一些事情,往往就是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糾正這種現象,就要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定下來的事情就要雷厲風行,一抓到底。一些關鍵的、重要的環節,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揮,抓緊抓好。對待工作保持"近距離",就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要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下決心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下決心從迎來送往中擺脫出來,把心思用在幹事業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實中,把每一天工作幹得精彩,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出色,創造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當前,麵對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困難,我們要有信心,化危為機,逆勢而上,要不怕苦、不畏難,敢於麵對困難,主動到條件艱苦、環境複雜、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群眾一起研究辦法、采取措施,在危中尋機,轉危為機,才能將困難踩在腳下,贏得最終的勝利。時代在前進,情況在變化,領導幹部要與時俱進,在深入調研、把握規律的基礎上,研究新情況,拿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業績,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用一個個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對待群眾要保持"零距離"。加強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要在領導幹部中樹立心係群眾、服務人民的良好風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對於黨群關係,我們曾喻之為魚水,比之如骨肉。沒有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就沒有我們黨的發展和壯大。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而執政黨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這種危險,源自於權力和地位的變化,根子在領導幹部的作風上。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密切聯係群眾這個"最大優勢",有效防止脫離人民群眾這個"最大危險",關鍵在領導幹部。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幹部沒有和群眾保持"零距離",還存在著脫離群眾的突出問題,比如,官僚主義,作風飄浮,不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盲目決策,勞民傷財,不充分聽取民聲民意;對群眾願望不上心,對群眾生活不關心,對群眾疾苦不動心;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加重群眾負擔;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利益等等。這些不良作風從根本上違背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宗旨,損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黨章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我們必須嚴格遵循。隻有使我們的領導幹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要在思想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親人,越是職務高了越要注意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係,越是要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實情、體察疾苦、汲取智慧、獲得力量,做到同人民群眾心連心。要把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使各項決策既體現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又代表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既反映大多數群眾的普遍願望又照顧部分群眾的特殊要求。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氣力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