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抓好廉政準則落實深化反腐倡廉建設(1 / 3)

中共中央近日頒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準則》,詳細規定了領導幹部從政行為八個方麵的"禁止",並詳細列出52條"不準"的行為,可以說涵蓋了行政權力使用中極易滋生腐敗的各個領域。《廉政準則》的頒布,對形成以製度規範從政行為,按製度辦事,靠製度管人的有效機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適應了新的形勢需要,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也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示了我黨反腐倡廉、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

我黨曆來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建黨89載,執政61年,深刻變幻的國際國內形勢,早已使我們黨深深懂得,促進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於黨於國於民的意義是如此深遠而重大。新中國成立前夕,即將"赴京趕考"的毛澤東主席就告誡全黨:絕不做李自成,指的就是全體黨員幹部在革命勝利後,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不像李自成農民起義集團那樣進京後就腐化墮落,從而導致失敗。鄧小平曾語重心長地指出:有一部分有功勞有職位的黨員領導幹部認為,他們的行為是不受約束的,這是他們的"特權"……事實上,任何抱有這種想法或者支持這種想法的人,就是幫助黨的敵人腐蝕我們的黨。任何以"老爺"自居的人,都以為黨是少不了他們的,事實上恰恰相反,我們黨不但不需要,而且不允許有任何在遵守黨員義務方麵與眾不同的"老爺"。江澤民也諄諄告誡全黨:各級領導幹部在拒腐防變、反腐倡廉中一定要起表率作用。必須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作風上過硬、特別能戰鬥的高素質的執紀執法隊伍。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狠抓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工作。在黨的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使各級領導幹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但是,我們看到,劉青山、張子善、胡長清、陳希同、成克傑、陳良宇等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因貪腐落馬,或性命不保,或身陷牢籠。這不正是我們黨一貫善於和敢於剔除自身"瘡癤",清洗自身"汙垢",從而不斷進步、強大的重要原因嗎?我們黨多年不懈的反腐曆程也一再表明,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對領導幹部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錯釀成大錯,避免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恰是治理腐敗頑疾的根本。

《廉政準則》的頒發為黨員領導幹部設置了"三條線"。一是從內容上看,《廉政準則》是黨員領導幹部的"生活底線"。《廉政準則》對黨員領導幹部在八個方麵提出的52條禁令,這些禁令看上去管的都是一些小事,如"在公務活動中提供或者接受超過規定標準的接待,或者超過規定標準報銷招待費、差旅費等相關費用","違反規定配備、購買、更換、裝飾或者使用小汽車"等,其實這些小事就是黨員領導幹部工作生活的底線,也是他們待人處事的底線。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對一個黨員領導幹部而言,談理想信念、談黨的宗旨等等都是空話假話。二是從執行力上看,《廉政準則》為領導幹部設置了紅色"高壓線"。《廉政準則》的頒行,給黨員領導幹部提了個醒,這些禁令就是條紅色的高壓線,越過這條高壓線,你的人生也許就快走到頭了。過去戰爭年代,僅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官兵都能自覺遵守,錦州戰役中戰士忍受饑渴,連老百姓的一個蘋果都不去摘,不是他們不想摘,而是出於對製度的一種敬畏。因此,《廉政準則》的亮點不僅在於細化的52條"不準",更在於如何啟動執行力,使之成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鐵律,持久發揮其震懾之效。三是從約束性上看,《廉政準則》成為預防腐敗的"行為基線"。貪官和腐敗行為最怕的是公眾的輿論,近年來,媒體特別是以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成為揭露腐敗行為的"急先鋒",隻要公眾關注,腐敗行為就無藏身之地。隨著中紀委和各級舉報網站的相繼開通,隻要公眾對官員及其家屬的財產來源、支出和從業情況等提出質疑的,就可以不拘方式和形式來進行舉報,紀檢部門立即核實查處,一查到底,這種亞腐行為將會暴露在陽光之下,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