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老人們說過,薔薇是蛇之花。因為蛇總是會在冬眠醒來時去吞食薔薇的果子。小時候聽人們這麼說,總是對薔薇有一種恐懼之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這種說法就很不以為然了。薔薇是屬於大自然的,怎麼會是蛇之花呢?於是我和小夥伴們便在薔薇叢中縱情地嬉戲打鬧,我們掐下薔薇枝條上初發出的嫩芽,放在嘴裏甜甜地嚼著;我們采集薔薇那緋紅的花瓣兒,大把大把地拋灑到天空,讓天空頓時下起繽紛的花雨……玩累了,便一頭倒在花下,當一回“睡美人”。一覺醒來,感覺天空變藍了,水變清了,空氣也變清新了。我們大清早就來到這裏,一直玩到吃午飯,午飯後再來,直玩到天黑。就這樣,我和薔薇一起相伴成長,一起度過我的美好的童年時光。
薔薇,你那甜甜的芽兒,香香的花兒,會讓我一直笑著生活;你那遒勁的枝兒,尖利的刺兒,會讓我永遠勇敢地生活;你那鼓鼓的唇,淺淺的笑,會讓我充滿希望地生活……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增加敘事成分,突出寫作對象。敘述性的文字能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更能突出寫作對象,也有利於突出文章主題。
幫你學鑒賞
本文層次清楚、結構完整,是一篇出色的狀物作文。作者先寫了寒風中薔薇的香氣,接著寫了薔薇的花色,然後用一段優美的抒情式的文字寫了薔薇堅強的個性和樂觀的精神,又追憶了自己童年時代與薔薇的故事,字裏行間洋溢著對薔薇的喜愛。結尾那一段如詩一般的文字更是將這種情感推向了高潮,讓讀者讀後產生強烈共鳴。
深秋的銀杏
蔣寒
進入南外半個多學期了,我經曆了夏末到冬初這三個季節的變化。校園裏的很多景物在不同季節展現出不同的風采,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深秋時校園裏的銀杏。
學校裏有兩棵銀杏樹,一棵是雌的,一棵是雄的,就種在我們教學樓下的花壇裏。據說,這兩棵樹不算老,隻有四五十歲,難怪,枝幹看起來不算粗壯。雌樹與雄樹的葉片形狀有所不同,不過顏色是相同的。兩棵樹長在一起,儼然是一對恩愛的夫妻。
進入秋天,氣溫急轉直下,一路走低,很多樹都落葉了,那美麗的銀杏樹還掛著綠綠的葉子。或許是今年的氣候比較特別,讓人感覺一下子就從夏天到了冬天。寒風凜冽,銀杏樹依然生機勃勃,依然翠綠。
幫你提個醒
小妮子@you:寫秋天和下雪時的銀杏時,作者沒有分別對雌雄兩株銀杏進行具體描寫。若作者堅持對兩株銀杏分別加以描寫,文章內容就更充實了。
那天,還是深秋就下雪了,多大多好的雪喲!那雪飄飛著,時而大,時而小,時而輕如鵝毛,時而又密如細沙,那雪打在綠綠的銀杏葉上,兩種顏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雪停了,那積雪壓在銀杏的葉片上,仿佛給銀杏穿上了一身保暖衣。
銀杏一夜之間變了樣!兩棵樹上的葉片在一夜之間全被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在太陽的照耀下,是那麼美麗,那麼耀眼。大自然似乎是因為吝嗇自己的金子,還在金葉的中間部位留下了一點綠,這是多麼美妙的顏色!
接下來就是銀杏葉凋落,這也是一種美的享受。那棵雌樹比雄樹落葉落得快,不久,兩棵樹的底下已經是遍地黃金。“落葉歸根”,對於一片銀杏葉來說,凋落意味著新生的開始,那銀杏葉飽含著歲月的氣息,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好的一份財富喲!深秋的銀杏啊,你是多麼有詩意,多麼可愛啊!
又一片銀杏葉落下,它在空中曼舞,它的皮膚是金黃的,它的內心是火熱的……
幫你學技法
米米拉@you:巧換人稱,直接讚美。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換用人稱,如我們可以在結尾換用第二人稱直抒情感,讓人感到新鮮又親切。
幫你學鑒賞
本文選材新穎獨特,作者抓住深秋和下雪時銀杏的變化進行描寫,將銀杏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文章修辭手法運用得生動傳神,有巧妙的比喻,如“時而輕如鵝毛,時而又密如細沙”等,還有傳神的擬人,如“兩棵樹長在一起,儼然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多種修辭手法讓文章增色不少。
德州名吃——羊腸子
佚名
各地都有自己的名吃,如南京的板鴨、保定的驢肉、蘇州的鹵汁豆腐幹、北京的烤鴨等。我們德州的脫骨扒雞、沙瓤西瓜也早已聞名全國。另外,我們德州還有一種名吃,那就是羊腸子。
在德州,吃過羊腸子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第一次閉著眼吃——怕膻,第二次眯著眼吃——品味,第三次瞪著眼吃——解饞。真可謂越吃越有癮,越吃越愛吃。
幫你學技法
葉冰倫@you:側麵描寫,靈活烘托。寫特產、小吃的時候,不直接讚美,而是采用側麵烘托的寫法,通過食客們的感受來表現,更能突出其魅力。
羊腸子上市的時候是冬天。看吧,街上這裏一輛,那裏一輛,到處都是賣羊腸子的小車,每輛小車的周圍都密密地圍著一圈吃羊腸子的顧客。在這裏我要插一句,別處的名吃大都在商店裏賣或在飯店裏吃,我們這裏則不然。賣羊腸子的小販推個長形木箱式的小車,車的前端放著碗筷和各種湯的作料,在中間木箱內放一口大鍋,鍋內盛滿熱氣騰騰的羊腸子。他們在一個地方停下車後,把鍋上的蓋子一掀,羊腸子的香味便立即飄出來,充溢著半條街,吸引著過往的行人。當人們聚攏到推車前,小販便會主動遞給每人一個小凳,問清要吃多少,然後放好碗,用筷子從鍋裏夾出一段羊腸子,用一把雪亮的刀,快速地把羊腸子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放到碗內,再撒些胡椒粉、味精、鹽、香菜等作料。接著從鍋裏舀出一勺子熱湯,澆在羊腸子上麵,順手又在碗上放上一雙竹筷,滿臉笑容地把碗遞到顧客手裏。人們接過碗,咬上一口,品品滋味,頓覺滿口皆香。熱氣騰騰的羊腸子驅散了身上的寒氣,趕走了滿身的疲勞,全身熱乎乎的,舒坦極了。
顧客們往往是吃了一碗,再來一碗,有的甚至買上一些拿回家,和家人共同分享。有一次,我在街上吃著美味的羊腸子,突然想:德州的羊腸子這樣好吃,它能不能也像其他名吃那樣進入外地市場呢?於是,我便好奇地問賣羊腸子的師傅這個問題,他聽後笑著說:“傻孩子,羊腸子連湯帶水的怎麼往外運呢?”我聽後,心想:如果我以後能發明一種好方法,把羊腸子運往外地,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我們德州的羊腸子,那該多好啊……
幫你學鑒賞
作者描繪了德州一道著名小吃——羊腸子,生動地介紹了羊腸子的製作方法和人們吃羊腸子的情景。作者不厭其煩地寫出了羊腸子的色、香、味,還寫出了人們品嚐羊腸子時的感覺和對羊腸子的喜愛,讓吃過這道美食的讀者勾起回憶,滿口餘香,讓沒有吃過這道美食的讀者饞涎欲滴。
幫你學技法
小妮子@you:傾注情感,巧妙結尾。將感情傾注到家鄉特產、小吃上,表現出對它的自豪和喜愛,這樣的寫法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想象
打開奇跡之門
蔣濤
上帝知道人們喜愛奇跡卻苦於不知道如何去創造奇跡的煩惱後,便打造了一扇“奇跡之門”,人們隻要通過這扇門,願望就能實現。人們聞訊後蜂擁而至,欣喜若狂。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上帝不小心遺失了開啟大門的鑰匙,人們十分著急。上帝意味深長地說:“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去開啟這扇門,但機會隻有一次。”於是,有人用萬能鑰匙去試,有人用花言巧語去說,有人用蠻力去的推,甚至還有人用東西去砸,結果全失敗了,失望而去。最後隻剩下一對母女、一家公司的員工和一位國家元首。
上帝端詳著他們,問:“你們難道還不想放棄?”小女孩天真地笑了笑,指了指那扇門,說:“爺爺,我們還沒試過呢!”上帝撚了撚他那長長的白須,哈哈大笑:“那你去試試吧!”小女孩便走上前,輕輕地敲了敲,用稚嫩的聲音說:“我想用自己10年的壽命來換取媽媽能夠再站起來,因為媽媽在生病前每天騎車送我上學,可是她現在生病了,我希望她恢複健康。”坐在輪椅裏的媽媽早已熱淚盈眶,她不知道女兒的願望竟是讓自己站起來。“吱呀”一聲,奇跡之門開了!
幫你學技法
馬賽克@you:選擇人物,突出中心。根據寫作需要選擇幾組有代表性的人物,再展開想象編寫故事,這樣的設置對突出文章中心很有幫助。
輪到員工的時候,他懷著沉痛的心情向門陳述道:“公司快要破產了,但我不想離開它,那兒是我們灑下汗水的地方,我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它,它也給了我們家的溫暖,這個時候我們怎能棄它而去呢?就好比是坐上了一條破爛不堪的船,如果船上的人隻顧自己逃命,它一定會被無情的海水吞噬的。請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吧!”門開了!奇跡之門又一次開了!
最後隻剩下那個國家元首,他虔誠地對著那扇門說:“請您賜福於我的鄰國吧!”上帝忙問:“什麼?鄰國?難道你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而來的嗎?”“不,我的國家現在很太平,這份難得的太平歸功於我的鄰國,他們在我國最困難的時候援助了我們,現在他們麵臨困難,我應該祝福他們……”門第三次開了!
當他們穿過那扇門時,各自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上帝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奇跡之門隻為心存感恩的人而開!哪裏有感恩之心傳遞,哪裏就會有愛的奇跡!”其實,這句話是上帝對整個世界的承諾,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幫你提個醒
貓小白@you:國家元首的陳述寫得有點模糊,如果作者通過國家元首具體寫一寫鄰國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再抒發情感,文章會顯得更有說服力一些。
幫你學鑒賞
本文重點突出,作者把側重點放在小女孩、員工及國家元首對“奇跡之門”的開啟之上。作者主要采用對話的方式,通過上帝和三者之間的對話以及三者在“奇跡之門”前的陳述表現了文章的主題——“奇跡之門隻為心存感恩的人而開”。文章想象豐富,寓意深刻,主題鮮明。
一步,一步,再一步
佚名
在一座高聳入雲的山頂上,住著一位鷹媽媽。
一個月前,鷹媽媽生了六隻小鷹仔。轉眼一個月過去了,小鷹仔們長大了許多,按照慣例,鷹媽媽應該教它們學習飛翔了。這是鷹媽媽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因為能順利通過這個生死關的小鷹仔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這天,天空格外藍,雲朵格外白,就連時而拂過的微風也格外涼爽。
鷹媽媽把小鷹仔們召集到一起,鄭重地說:“孩子們啊,你們也這麼大了,老是待在家裏也不是辦法,應該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所以我決定從今天起教你們學習如何飛翔,你們要一步一步地來……”鷹媽媽給它們演示了一下,然後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小鷹仔們也一步一步地邁開了步伐。
幫你學技法
葉冰倫@you:反複強調,加強語氣。在文中對同一個詞或句子反複強調,逐漸加強語氣,這樣文章便能富有氣勢且中心突出。
幾天過去了,最讓人擔心的時刻到了。鷹媽媽鄭重地說:“孩子們,你們已經掌握飛翔的基本要領,今天也該試飛了。再學著邁開一步,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海闊天空。”
於是,鷹媽媽先帶著大兒子小哆來到深不見底的山穀邊。小哆隨著媽媽的視線往下一瞧,嚇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天哪,下麵是萬丈深淵,我要是飛不上來……”沒等小哆說完,鷹媽媽已絕情地把它推了下去,隻見小哆流星般地往下墜,五分鍾……十分鍾……小哆再也沒有上來。
其他五隻小鷹仔都嚇得直哆嗦。鷹媽媽顯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它還是義無反顧地叫來了二兒子小米。盡管小米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苦苦哀求,但鷹媽媽別無選擇。小米的命運和小哆一樣,它也被狠心地推了下去……
最後隻剩下小丫了。鷹媽媽站在那裏黯然神傷,失子的痛苦讓它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做出了選擇——推!
小丫剛開始掙紮著拍了幾下翅膀,但鐵砣般下墜的重力讓它覺得力不從心。它害怕極了,緊閉雙眼,靜靜地等死。忽然,它耳邊似乎響起了媽媽說的話:“再邁開一步,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海闊天空。”頓時,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升騰,它使勁地拍打著雙翅,使勁地拍,拚命地拍……小丫不再下墜了,它感覺自己的身體輕了許多,就像浮在雲朵上一樣。
慢慢地,小丫覺得眼前越來越亮,藍天仿佛在自己懷裏,白雲飄浮在自己的腳下。小丫欣喜地叫了起來:“我成功了,我看到精彩的世界了!”
幫你提個醒
小妮子@you:縱觀全文,小丫的形象顯得不夠突出。作者可以在細節上對小丫的形象進行塑造,形象的塑造對主題的揭示也有一定的作用。
幫你學鑒賞
作者用樸實的語言,以寓言的形式編寫了一個有關堅持和奮鬥的故事。在故事中,膽子小的,沒有勇氣的小鷹墜落山崖,隻有勇敢地拚命拍動翅膀,克服困難挑戰自己的小鷹小丫學會了飛翔。這其實也影射了現實生活,隻有勇敢麵對困難、挑戰自我的孩子才能擁有精彩的生活。文章寓意深刻,情節跌宕起伏,打動人心。
登臨月球
佚名
傍晚時分,我來到和老朋友約好見麵的老地方——林草園。林草園其實就是一塊長滿了鮮花野草的雜樹林,麵積並不大,但在我們這難得看見幾棵樹的地方就顯得格外幽深寂靜,所以成了孩子們“探險”的樂園。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為下文敘事作鋪墊。在文章開頭把時間、地點、人物交代清楚,能讓人讀後一目了然。
過了很久,夥伴們一個也沒有來。怎麼回事?我準備去找她們,剛一轉身,就看見她們了。
“劉梅,你們怎麼才來?”我大聲問道,但她們像沒聽見似的和我擦身而過。我更奇怪了,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正在我納悶的時候,更奇怪的事發生了,我感覺自己一動也不能動。我嚇壞了,忽聽耳邊一個聲音說:“不要怕,我們是外星人,想請你陪我們到月球一遊。”
“誰?”我的心裏咚咚地打著鼓,我向四周看去,卻不見半個人影。那聲音又說:“你是看不見我們的——不過你要是抬頭的話,倒可以看見我們的飛船。”我抬頭一看,隻見一個散發著橘黃色光芒的大圓盤正向我的頭頂罩來……
“救命呀——”就在我嚇得差點喊出來的時候,那奇怪的聲音又在我耳邊響起:“我們已經到達月球,現在每人有二十分鍾的自由活動時間。”我試著往前邁出一大步,一下子竟跨出了四米多遠;我又盡力向上一跳,身子便像武俠電視裏的大俠一樣飄起五六米高。我這才記起:月球上的引力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難怪我這時身輕如燕。對了,趕緊看看那漂亮的環形山吧!我仔細一看,到處都是一些雜亂的腳印,還有不少垃圾。“很奇怪是嗎?”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一百年前,月球還是一個幹淨美麗的星球,但是現在——你看,腳步雜亂,垃圾遍地……你們地球人不僅毀了自己的家園,還把災害帶到太空,波及月球。”
幫你提個醒
葉冰倫@you:地球人對環境造成了破壞,這災害是怎樣被帶到太空波及月球的,這是文章主題所在,應寫得更詳細一些。
“您說的很對,但是,”我忍不住說,“也不是每一個地球人都像您所說的那樣。在我國,就有很多有識之士提出要對汙染進行治理……”“所以,這就是我們請你來月球的原因。”外星人說,“請你們記住:環境過度汙染,就等於集體慢性自殺。好啦,時間到了,你回去吧!”
我還想說點什麼,忽然眼前一亮,呀,劉梅她們正向我走來!“你剛才去哪了?害得我們找了半天。”劉梅問我。我苦笑一聲,說:“劉梅,你去過月球嗎?”
“沒有——難道你去過?”她拍拍我的肩膀。
“那麼,你知道人類的汙染已經波及月球了嗎?”我又問。
“知道!那有什麼要緊,你別那麼杞人憂天了。走,玩去吧!”劉梅說。
望著夥伴們散開的背影,想想剛才發生的一切,我不覺又苦笑了——我這是杞人憂天嗎?
幫你學鑒賞
作者在尊重科學知識的前提下,充分地發揮想象,敘寫了一次登月之旅。作者記敘了月球漫步的情景,更為可貴的是,作者並不是一味寫在月球上的趣聞,還寫了人類給月球帶來的汙染和危害,提出環保的主題,並進一步提出警告——“環境過度汙染,就等於集體慢性自殺”,主題深刻,立意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