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應用文(2 / 3)

本文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故事,作者選取李清照不同時期的經典詞句,結合當時的曆史情況和詞人在不同時期的生活境況,融入合理想象,還原了詞人真實的生活。更為難得的是,李清照的情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四則日記中,李清照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成長為一位麵對現實的女子,情感也逐漸成熟,情感的變化讓人物的形象真實生動。

書信

父親,我隻是一隻小小的螞蟻

佚名

父親:

您好!

提起這支沉重的筆,我的感受好複雜。我覺得我們之間有著太多的隔閡。是的,您付出了太多,但您的要求也太多,標準也太高。從您那期盼的雙眼裏,我感到的不是力量,而是無窮無盡的壓力。

我隻是一隻小小的螞蟻,您為什麼要我去摘天上的月亮?!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巧用問句,抒發情感。我們可以把兩個力量懸殊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其形成對比,表現出巨大的差異,增強語氣的感情色彩。

父親,也許您心裏有自己的一杆秤,有您的參照標準,但是,您的砝碼太大,您的參照標準太高了!從小學到現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您總有一絲不滿,總有一絲失望。您的心中隻需要最好,當我獲得第二、第三名的時候,或者考砸的時候,您從來沒有微笑,沒有安慰,隻有嗬斥……

父親,您的“最好”給我帶來了什麼?您的標準好似一道道鴻溝,直直地橫在我們之間,有時讓我覺得我們無法溝通;您的標準好似一塊塊攔路石,讓我沮喪,讓我失望,讓我失去勇氣和力量……

父親,十個指頭伸出來有長也有短,我不是一個智商超群的人,不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人,我不會開汽車,不會炒一手好菜,不會種花種草,而且學習也不是很好,做人也有失敗之處,但我還是我。也許您看到這裏,會十分生氣,但是,父親,您能否降低參照標準,來仔仔細細地看我呢?

父親,我不會開車,但我自行車騎得好;我不會炒菜,但我飯煮得香;我不會種花,但我養的金魚十分活潑;我學習不是很好,但我有誠實的品質和健康的身體……

父親,我這方麵欠缺很多,必然能在那方麵彌補很多。您知道嗎?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是小小的螞蟻!為什麼?就是因為參照標準不同!螞蟻,可以舉起超過自身重量30倍的飛蛾,但是,如果一個人能舉起飛蛾,他會是大力士嗎?

父親,請把我看做一隻小小的螞蟻吧!我舉起的,僅僅是一粒米,而不是您想要的一塊巨石,但是,我已盡我最大的努力去舉起這粒足以展示我力量的米!

父親,請您從心裏的天平上,輕輕拿走一些砝碼,或者不要讓我去摘月亮,讓我為您摘個桃子吧,當您吃到甜甜的桃子,您就不會為我沒有摘到月亮而生氣了。

父親,請重新稱量我吧,我隻不過是一隻小小的螞蟻!

此致敬禮!

您的兒子

5月26日

幫你學技法

馬賽克@you:采用呼告式開頭,增強文章情感。一聲一聲的呼喚,顯得言辭懇切,情感真摯,文章讀來令人動容。

幫你學鑒賞

當有些話說不出口時,我們可以選擇給對方寫信。所以以書信的方式寫作比采用一般的形式寫作更有利於表情達意,訴說心聲。作者就用書信的方式給朝夕相處的父親寫了一封信表達內心的感受,在文中,作者把自己比做一隻小小的螞蟻,並巧妙指出父親的要求過高,自己的壓力過大的現實。在末尾,作者指出小螞蟻雖小,力量卻是最大的,因為參照標準不同。觀點鮮明,語氣委婉,易被接受。

借不到飛翔的翅膀

——蝴蝶媽媽給孩子的一封信

熊翠燕

怡人的春光搖曳在黃黃的油菜花上,一隻毛毛蟲蜷縮在青綠的葉片床上睡覺。葉片床上,有一封從遠方寄來的信。

——題記

幫你學技法

米米拉@you:發揮想象,增加文章趣味。在寫作文時,我們可以發揮想象,在開頭寫一個富有童趣的場景,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親愛的孩子:

你是一隻毛毛蟲,但爬行,不會是你永遠的姿態。

你看到榆錢樹上那片葉子了嗎?去年秋天,它借風伯伯的車出行,心高氣傲,現在成了泥土的養料,惹得花兒們直笑。孩子,不要學那驕傲的落葉,等著一雙手托舉起你飛翔的夢想,這種幻想,一經跌落,便粉身碎骨。大地的詩人曾說過:“借別人的翅膀飛行,總是不安全的。”哪怕隻是輕抬自己的腳尖,也比用借來的翅膀飛行更接近心中的太陽。

你看見蒲公英被春風的謊言誘騙了嗎?蒲公英種子輕易把自己交給輕風,它的旅途,沒有了方向。它不能選擇自己落地的地方,身不由己,它的理想早已被偷竊。不要學蒲公英的輕浮,孩子,別人借給你的翅膀,不能代替你飛翔。你有毛毛蟲的身世,卻不一定能蛻變成一隻輕盈翩飛的蝶。如果想飛翔,就從夢中醒來,尋找自己的翅膀。

幫你學技法

馬賽克@you:列舉反麵例子,從反麵烘托主題。避開正麵描寫,從反麵切入,烘托主題,能讓文章生動且有說服力。

孩子,要記住,你是一隻蝴蝶,飛翔才是你高貴的姿態。

如果是隻鷹,就要從萬丈懸崖上跳下,在墜落的過程中,雛鷹會拍打翅膀,學會飛翔。你是一隻毛毛蟲,就要在蟲繭裏經過撕心裂肺的掙紮和泣血的疼痛,讓那陣痛打通你生命的經絡,讓你的雙翅充滿力量,才有飛翔的可能。命運會看見你為理想付出的艱辛,會刻錄你蛻變的每個歡欣或痛苦的表情。如果足夠努力,你會用汗水兌現理想。孩子,不要相信風的謊言,不要相信拿著剪刀幫助你的雙手,不要相信沒有播種的收獲,要成功,隻有奮鬥。

當你終於從黑暗中窺見一角青天,當你終於衝破蟲繭,孩子,你已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你有自己的翅膀,可以背負夢想飛翔。天空布滿理想,等你去采擷,花園長滿各色的花,等你去一一拜訪。當你振翅飛翔,孩子,你的人生才正式開始,生活會向你傾訴衷情,因為你是勇敢的孩子,是靠自己的力量飛行的蝴蝶。

孩子,沒有一雙翅膀可以借給你飛行,要記住,並長出自己的翅膀。

蝴蝶媽媽

3月12日

春光乍現,夏在油菜花地裏打馬而過。那裏充滿了熱鬧的歡聲笑語,一群蝴蝶從那裏飛出。當年那隻毛毛蟲,看見自己的翅膀像媽媽說的那樣,是如此美麗動人……

——尾聲

幫你學鑒賞

作者構思巧妙,行文生動有趣。作者以書信的形式寫了一篇童話,內容卻並不膚淺。在文中,作者用蝴蝶媽媽的口吻為毛毛蟲寶寶寫了一封信,信中批評了幻想借助風力出行的葉子,還批評了將自己的前途交給風,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蒲公英,告誡毛毛蟲要長出自己的翅膀,自己學會飛翔。主題鮮明,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心中的彩虹

——寫給久別的友人的一封信

佚名

親愛的朋友:

很久不見了,請你不要生氣。不是我無情無義、喜新厭舊,而是一種叫分數的東西和它的幫凶——作業,迫使我幾乎把你忘記,讓你一個人總是那樣孤零零地躺在書櫥的最上方,默默不語。其實,麵對母親的嘮叨不休,老師的耳提麵命,我也是別無選擇呀!

幫你學技法

小妮子@you:構思新穎,讓人耳目一新。要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我們可以學習作者,向自己的心愛之物寫一封信,這樣能讓讀者興趣大增。

幾天前,我看了一部叫做《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的動畫劇場版,看完後我這才意識到,我還是那麼喜歡你。片中的女主人公澤渡佐由理把你演奏得那麼動聽,讓我一下想到了我們相依相伴的時光。你的名字叫小提琴,英文名是violin,讀起來動聽得如你的音律。在片中你指引了一場約定,描繪了一段夢想。這就是你在我心中的樣子,永遠那麼優雅、恬靜。

於是我登上椅子踮起腳尖把你從高處拿下來,你黑色的外套落滿了灰塵。記得嗎,當初我那麼不願意把你放上去,就是害怕那層薄薄的灰塵隔出你我不可逾越的距離,可我最後還是妥協了,因為媽媽說你占用時間(主要是學習時間)。今天,我又把你拿了下來,重新撫摩你優美的外形,我感覺到指間迸出了火花,就像小哈利·波特第一次拿到屬於他的魔杖一樣,是一種不可言喻的神奇之感。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巧用比喻,抒發情感。要表達某種感受,直接描寫不合適的話,我們可以借用一個新穎的比喻來表達,這樣能為文章增加趣味。

我知道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足以讓你的四根琴弦跑音跑到天南地北,但是我要耐心地給你調回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的四根弦應該是C調的索來拉咪。那四個音符經你的表達是很美妙的:一弦低音索,深沉憂傷;二弦中音來,回腸蕩氣;三弦中音拉,明媚嘹亮;四弦高音咪,高雅悠揚。它們曾經帶我潛入深海觸摸五彩的礁岩,帶我飛上雲端展翅翱翔。我隻是想對你說,那些都是我心中不滅的音符,是飛翔的天使,也是永恒的彩虹。

趁著家裏沒有人,讓我們來合作一曲吧。我鄭重地站起,把你夾在肩上,我想我應該以最美麗的姿勢演奏你。可是當弓毛與琴弦接觸的一刹那,我知道了有一種感覺叫做力不從心。畢竟那麼長時間沒有練習了,結果不免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我知道你是不會怪我的,因為我對你的熱愛是始終不變的。

演奏你是我兒時的夢想,盡管表麵上看我是放棄了,但“我的眼裏隻有你”,你始終都在我心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成長中總有一些事是要擱置的,但是隻要那份夢想還在閃光,就一定會有希望。為我加油吧,為了我的夢想,為了我們的未來,我一定會讓你美妙的琴音回蕩在整個世界。

愛你的朋友:小新

2011年6月9日

幫你學鑒賞

本文內容新穎有趣,卻有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作者為自己的樂器寫信,向樂器傾訴與之久別的原因,實際上是從側麵指出了現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老師、家長、學生過於追求分數,學生壓力過大,不得不放棄很多夢想。主題深刻,引人深思。文章雖有一個深刻的主題,卻是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作者的文采值得稱讚。

讀(觀)後感

如果沒有如果

——讀《半生緣》有感

肖琴

我一直都很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她的作品語言細膩而寧靜,不慌不亂地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的結局似在情理之中,卻往往又在意料之外。在張愛玲的所有作品裏,我最愛的就是《半生緣》。

記得在《半生緣》臨近尾聲的時候,在夜上海,顧曼珍走出一條巷子正準備拐入另一個巷子的時候,她的眼神凝滯了,她發現,在路邊攤前買東西的人很像沈世鈞。曼珍站在那兒,看了好久,直到世鈞捧著熱氣騰騰的小吃嗬著氣離開。我想,好多年前的生活細節,一定又在顧曼珍腦海裏上演了吧!我還清楚地記得她當時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我和世鈞真的結了婚,那麼,帶著一大群孩子,一定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幫你學技法

米米拉@you:描繪書中情景,展開全文。在寫讀後感時,我們不必介紹整本書的內容,隻需描繪與主題相關的一個情景,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即可。

這一個“如果”,遙遠得像一個不可到達的夢,美麗得如同一個秋天的童話。我們從來都沒有計算過生活中有多少個“如果”,想必就是計算也是計算不清的吧!正如這劇中的人物,誰沒有美麗的夢想?可是,世鈞的妻子終究不是曼珍,曼珍最終也沒能與世鈞走到一起。

想想我們的現實,又何嚐不是如此?如果今天早上帶了傘,你就不會被大雨淋成落湯雞了,可惜出門時你忽視了天上的烏雲。如果以前用心學習,你就不用在考場上一籌莫展了,可惜平日裏你浪費了太多的光陰。如果懂得珍惜友情,你就不會引起朋友的誤解,可惜那一刻你沒能克製住自己的感情……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可以重新作一次決定,在累積了刻骨的人生經驗之後還有機會再來一遍,那麼,我們也許就會少許多失敗,多許多成功;少許多傷害,多許多幸福。讀完《半生緣》,我才懂得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今天和明天。

幫你提個醒

貓小白@you:作者在文章末尾點出主題,如果能就該主題進行一番論述,而不是點到為止,文章內容將更充實呢!

幫你學鑒賞

本文構思新穎,剪裁合理。作者沒有漫談對整本書的感悟,而是抓住《半生緣》最打動人心的情景,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擺在每個人麵前的隻有今天和明天。文章內涵豐富,哲理深刻,引人深思。本文語言也十分出彩,“這一個‘如果’,遙遠得像一個不可到達的夢,美麗得如同一個秋天的童話”,此類優美動人的句子比比皆是。

《嶽陽樓記》讀後感

佚名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當受到外在事物的刺激時,常會因為過於注重得失而怨天尤人。

其實環境的締造是人為的,自己對人生價值的體味卻是主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外物美適而喜,不以己身困厄而悲。多少文人墨客因環境而懷憂喪誌,喪失掉豪情。如初唐李賀因受打擊,憂心忡忡,抑鬱而終。宋朝蘇軾被貶謫在外,卻能把心事托付山水,所以寫出許多瑰麗雄偉的詩詞文賦。

幫你學技法

小妮子@you:運用對比,表明觀點。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可以不直接表達,而是將兩種不同的情形放在一起比較,觀點自明。用對比的方法“凸顯”觀點,更有說服力。

如果李賀不早死,或許有更多絕妙作品能流傳下來,可惜他沒有蘇軾的氣度,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況且,這種頹廢的意誌必能使人形銷骨毀,流於一種不滿現實的、沉鬱的、萎靡不振的狀態。這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對個人又有何益?隻不過是使後人感到惋惜罷了。

孟子雲:“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又雲:“古之人,得誌,澤加於民,不得誌,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才是文人對得失真正的態度——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下,皆能泰然處之,心情不以眼前的富貴,也不因身處逆境而有所改變。人類的生命隻是朝露般短暫,退一步海闊天空。翻開史書,我們會看到範文正公用最大的寬容與氣度安慰被貶的好友。歐陽修謂其“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範文正公能有偉大的事業,不怨天尤人,懂得奉獻,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民生為主,實得益於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意誌。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先引用,後解釋,邊記敘,邊議論。為了更好地說明觀點,可以引用一兩句古人的話,但引用古語會顯得有些生澀,不好展開議論,這就需要我們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解釋,並在必要的時候插入記敘的語言,這樣觀點就能顯得更明確,讓讀者更易接受。

幫你學鑒賞

《嶽陽樓記》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範仲淹的作品,其中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作者就是針對這句名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為它表現了範文正公最大的寬容與氣度,而人生短暫,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寬容和氣度,正確對待得失,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本文內容深刻,語言精練,是一篇不錯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