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潘嶽
《禮記·檀弓》篇有一則記載:“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獻文子,就是趙武,也叫趙孟,“獻”和“文”都是他死後,人們給他的諡號。
趙家是春秋時代晉國的一個大貴族。趙武的曾祖父趙衰、祖父趙盾、父親趙朔,世代做晉國的上卿,官在相位。隻是到了趙朔這一代,晉景公聽信奸臣屠岸賈的讒言,說趙家“叛逆”,把趙朔殺掉,趙氏全族人都被處死。當時趙武還是個嬰兒,多虧一位忠心的門客程嬰,用掉包計,把趙武換了出來,偷偷躲藏在孟山,把他撫養長大,教育成人。一直過了十五年,晉悼公才給這個大冤案平反,殺死了奸臣屠岸賈,把趙氏孤兒趙武接回來。
趙武也很能幹、賢明,忠心輔佐晉悼公、晉平公,官做到正卿、相國。《檀弓》篇說的是:趙武家裏新建了一座房屋,落成的時候,晉國的大夫們紛紛送禮,前往祝賀。其中有一位叫做張老的,他的賀詞是:“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這幾句話說成白話,大意是:“好呀,高大啊!好呀,華麗啊!以後逢到祭祀,就在這裏奏樂;逢到辦喪事,就在這裏哭泣;遇有宴集國賓、聚會宗族等活動,也在這裏舉行好了!”
這句話,其實含有譏刺奢侈的味道,作為新屋落成的賀詞,是很特別的。旁人聽了,都不免驚訝。可是趙武卻並不生氣,他還接著張老的話聲祝禱說:“吾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腰領以從先大夫於九原也!”說完,自北拜了兩拜,叩頭感謝張老。趙武這番話的大意是:“我趙武能夠始終‘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也就能保全我的腰和頭頸,無災無難地直到跟祖先同居九原了!”
古時重罪腰斬,輕罪殺頭。趙武所謂“全腰領”,就是一生平安沒有災禍的意思;“九原”,是當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省絳縣北。後世的人們就把“九原”當作死人所住的地下,和“九泉”的意思一樣。
張老的賀詞,經趙武這麼一引申解釋,就完全成為讚頌的意義了。人們認為張老讚頌得很妙,趙武的祝禱也夠意思,稱他們是“善頌善禱”,後來這句話成了成語,稱讚人家能夠在頌揚之中暗寓規諷,就叫“善頌善禱”。
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合作才能創造大家共有的幸福。這與近幾年國家所提倡的建設和諧社會是相一致的。當遇到他人故意刁難時,不能急於與他吹鼻子瞪眼,要沉著冷靜。他人有錯誤時,要善意規勸,不要把彼此間的矛盾激化。要盡量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來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