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商朝末期,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與薑子牙等人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被封為魯公。後來,武王去世,由於成王尚年少,周公旦擔心天下大亂,就暫時代理成王處理國事。

周公旦一心一意輔佐成王,從來不顧流言蜚語。一天,周公旦讓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魯國去處理事務,臨行前,他再三告誡伯禽:“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對於整個天下來說,我的地位已經不低了。但是,我常常在洗頭時三次捋頭發,吃飯時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匆忙趕去禮待賢士,唯恐錯過天下英才。你到魯國後,千萬小心,不要以擁有魯國而以傲慢的態度對人。”

三年後,伯禽才把魯國的情況報告給周公旦。周公旦很不高興,他質問伯禽為什麼過了三年才把魯國的情況進行彙報。伯禽說他致力於改革魯國的生活習慣和禮法,因此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

與此同時,薑子牙也從齊國趕來向周公旦報告那裏的情況。薑子牙受封於齊國隻有五個月的時間就來報告那裏的情況,周公旦有點不相信這會是真的,甚至懷疑薑子牙沒有認真調查完畢就匆匆回來彙報,於是驚訝地問他:“你怎麼這麼快就來報告情況?難道齊國有什麼事情難以辦妥?”

薑子牙回答說:“不是。你交代的事我已辦妥,特意趕來向你彙報。”

周公旦難以置信。

可薑子牙卻很肯定地告訴他:“是真的,子牙不敢欺騙你。之所以那麼快就完成任務,是因為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儀,政事也順從了民間的習俗,所以很快就治理好了。”

周公旦一聽,馬上默然不語。沉思了片刻後,他才自言自語地說:“唉,照這樣下去,魯國一定治理不好。把君臣之間的禮儀搞得那麼複雜、繁瑣,使百姓無法接近你,他們就會離你越來越遠。如果對老百姓謙和一些,不擺官架子,平易近人,百姓就會歸順你了。”

於是,他讓伯禽照著薑子牙治理齊國的方法前去治理魯國。伯禽返回魯國後,采取了平易近人的措施,很快就把很多政事處理好了。

其實不僅在治理國家方麵,為人處事、與人交往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像伯禽那樣隻想改變別人,隻想讓別人聽命於自己,甚至一副盛氣淩人、咄咄逼人、傲岸不群的樣子,有誰會心甘情願的接受和親近你呢?這無疑將自己孤立了起來。反之,能夠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尊重別人,謙遜溫和,才會使別人喜歡自己,願意同自己合作。